一种汽车涡轮增压系统用气流控制机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584868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9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汽车涡轮增压系统用气流控制机构,包括排气室本体、进气室本体和叶片本体,还包括:设置在排气室本体内部的调节盘,所述调节盘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盘,所述叶片本体的两侧均焊接有转轴,所述排气室本体内部的另一侧设置有轮盘,所述轮盘的表面还贯穿开设有若干个凹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开启电动液压缸使其输出轴伸长或收缩,来带动环形圈以及环体同步移动,结合斜块、活动块的配合,让齿条带动第一传动齿轮、转动柱以及调节盘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旋转运动,并在调节杆和转轴的配合下,来调节叶片本体的角度,以便控制涡轮的转速,实现发动机低速下的增压优化以及高转速下的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配件,具体是一种汽车涡轮增压系统用气流控制机构


技术介绍

1、汽车涡轮增压通常由排气室和进气室构成,通过废气进入排气室内部,驱动涡轮旋转,带动同轴且位于进气室内部的叶轮旋转,压缩更多空气进入气缸,使空气密度和压力提升,实现更多燃料燃烧,从而显著提高发动机功率和扭矩。

2、发动机低速运转时,废气排放量少、流速低,涡轮和压气机叶轮转速低,这样造成涡轮增压进气量减少,效率低下,而在当发动机转速升高时,废气排放量剧增,流速快,涡轮和压气机叶轮转速快,增压效果过强,过高的增压压力会导致气缸内爆震风险增加;同时涡轮以及涡轮叶片位于排气室的内部,处于接近800℃左右的高温,涡轮叶片通常采用镍基高温合金(如inconel-713c)在持续高温下会发生晶界滑移,导致蠕变变形(温度>800℃时,蠕变速率达10-7/s量级),叶片尖端间隙增大,涡轮效率下降5-10%。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涡轮增压系统用气流控制机构。

<p>2、为实现上述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涡轮增压系统用气流控制机构,包括排气室本体(1)、进气室本体(2)和叶片本体(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涡轮增压系统用气流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14)包括电动液压缸(141)、连接板(142)和环形圈(143),所述电动液压缸(141)与排气室本体(1)外部的表面相互栓接,所述连接板(142)与电动液压缸(141)的输出轴相互栓接,所述连接板(142)的另一侧与环形圈(143)相互栓接,所述环形圈(143)的内圈通过轴承圈转动连接有环体(144),所述空心柱(11)的表面还开设有滑槽(147),所述环体(144)内部的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涡轮增压系统用气流控制机构,包括排气室本体(1)、进气室本体(2)和叶片本体(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涡轮增压系统用气流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14)包括电动液压缸(141)、连接板(142)和环形圈(143),所述电动液压缸(141)与排气室本体(1)外部的表面相互栓接,所述连接板(142)与电动液压缸(141)的输出轴相互栓接,所述连接板(142)的另一侧与环形圈(143)相互栓接,所述环形圈(143)的内圈通过轴承圈转动连接有环体(144),所述空心柱(11)的表面还开设有滑槽(147),所述环体(144)内部的两侧均栓接有竖板(145),且竖板(145)与滑槽(147)的内壁滑动连接,两侧所述竖板(145)相对的一侧还栓接有斜块(146),所述调节组件(14)还包括活动块(148),所述活动块(148)的表面开设有通槽(149),且斜块(146)与通槽(149)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转动柱(12)的表面还栓接有第一传动齿轮(1411),所述活动块(148)的一侧栓接有与第一传动齿轮(1411)相互啮合的齿条(1410),所述空心柱(11)的内壁还栓接有竖杆(1412),且竖杆(1412)贯穿活动块(148)并与其贯穿的内壁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涡轮增压系统用气流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149)的内壁呈倾斜设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涡轮增压系统用气流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15)包括环形盒(151)、导热柱(152)和入管(153),所述环形盒(151)栓接于所述空心柱(11)的表面且内部为中空设计,所述导热柱(152)贯穿设置于所述环形盒(151)的表面,所述空心柱(11)的内壁还栓接有微型泵体(154),所述入管(153)的一端与环形盒(151)相互连通,所述入管(153)的另一端与微型泵体(154)相互连通,所述微型泵体(154)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泵叶轮(155),所述泵叶轮(155)的一侧栓接有传动杆(156),所述传动杆(156)贯穿微型泵体(154)并与其贯穿处通过密封轴承相互固定,所述冷却组件(15)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航刘立璞许雪建
申请(专利权)人:抚州发那特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