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梳理机,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中道夫分层转移的多用型纤维网转移结构。
技术介绍
1、梳理机是一种用于加工纤维的纺织机械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对经过初步加工的纤维原料进行开松混和除杂,将块状纤维梳理成束状及单根纤维状,形成网状纤维薄层。
2、目前,在胸锡林和大锡林之间通过纤维网转移结构进行纤维的转移,其中转移结构包括中道夫和中转移辊,且自胸锡林纤维绕过中道夫后再由中转移辊将纤维转移至大锡林上,但是,随着纤维的旦数、产品的克重、转移速度等需要,若采用中道夫转移细旦纤维(超细纤维),会存在以下技术缺陷:
3、1)细旦纤维比表面积大、质量轻、柔软易弯曲,现有中道夫的针布设计(如齿密、齿形、角度、高度)或表面状态(如光洁度)可能不适合有效抓取和释放如此纤细、易缠结的纤维,造成细旦纤维转移不充分,那么纤维会吸附在道夫针布上难以剥离,形成滞留点,进而发展成棉结(核心危害:破坏纤维均布,形成致密硬块;终端后果:过滤阻塞/力学弱区/细菌温床)和白点(核心危害:局部纤维缺失,结构连续性中断;终端后果:漏液/破洞/防护失效);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中道夫分层转移的多用型纤维网转移结构,其位于左右布局的胸锡林和大锡林之间,且包括中道夫和中转移辊,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中道夫分层转移的多用型纤维网转移结构,其特征在于:分层剥取为由上而下依次先后进行;逐层加厚为由下而上依次先后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中道夫分层转移的多用型纤维网转移结构,其特征在于:分层剥取的厚度之和等于胸锡林上纤维层的厚度;和/或,分层剥取为等厚度分层;逐层加厚为等厚度层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中道夫分层转移的多用型纤维网转移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逐层加厚中,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中道夫分层转移的多用型纤维网转移结构,其位于左右布局的胸锡林和大锡林之间,且包括中道夫和中转移辊,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中道夫分层转移的多用型纤维网转移结构,其特征在于:分层剥取为由上而下依次先后进行;逐层加厚为由下而上依次先后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中道夫分层转移的多用型纤维网转移结构,其特征在于:分层剥取的厚度之和等于胸锡林上纤维层的厚度;和/或,分层剥取为等厚度分层;逐层加厚为等厚度层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中道夫分层转移的多用型纤维网转移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逐层加厚中,各出网速度和时间的协作,以出网速度保持相等,改变出网时间以使得运动至各出料端的缠绕端对齐贴合加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中道夫分层转移的多用型纤维网转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移路径位于下部,所述第一转移路径的单向转移段位于底部;所述第二转移路径为一条,且布局于所述第一转移路径的上方,所述第二转移路径的单向转移段位于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中道夫分层转移的多用型纤维网转移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转移路径的出网缠绕于大锡林并随着转移,且经过第二转移路径的出料端时,由同步运动的纤维网与内层纤维网自端部对齐贴合,并随着大锡林转动完成纤维网转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中道夫分层转移的多用型纤维网转移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转移路径所形成出网速度为v1,出网的行程为s1,且出网所需时间为t1,第二转移路径所形成出网速度为v2,出网的行程为s2,且出网所需时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道宏,袁祥生,吴建苏,
申请(专利权)人:瑞法诺苏州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