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叶片刚度试验,特别是一种大型碳纤维叶片刚度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1、碳纤维复合材料因为其模量高、密度小,强度高、高温性能好、成型性好的特性,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目前,叶片已广泛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为确保叶片的强度,叶片需要做力学性能试验。但现有技术中的试验工装无法进行大型叶片试验,而且叶片外缘是异形面,现有技术中的试验方法无法在不同截面上均匀的施加载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2、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船舱外板制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3、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型碳纤维叶片刚度试验方法,使用本专利技术能实现大型碳纤维叶片的摆振刚度试验和挥舞刚度试验,在叶片上分多级逐步加载载荷,能准确科学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碳纤维叶片刚度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碳纤维叶片刚度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设备包括试验底座(9),所述试验底座(9)在长度方向上一端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端座(4),试验底座(9)上连接有位置可调的刚度试验架(5),所述端座(4)和刚度试验架(5)间之间的试验底座(9)上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座(2),大型碳纤维叶片(1)的支撑环(101)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座(2)上,所述大型碳纤维叶片(1)的端部连接在端座(4)上使大型碳纤维叶片(1)无法转动;刚度试验架(5)右方设有变形量测试试验架(8),变形量测试试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碳纤维叶片刚度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碳纤维叶片刚度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设备包括试验底座(9),所述试验底座(9)在长度方向上一端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端座(4),试验底座(9)上连接有位置可调的刚度试验架(5),所述端座(4)和刚度试验架(5)间之间的试验底座(9)上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座(2),大型碳纤维叶片(1)的支撑环(101)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座(2)上,所述大型碳纤维叶片(1)的端部连接在端座(4)上使大型碳纤维叶片(1)无法转动;刚度试验架(5)右方设有变形量测试试验架(8),变形量测试试验架(8)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拉线式位移传感器(17),两个拉线式位移传感器(17)的感应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大型碳纤维叶片(1)的叶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碳纤维叶片刚度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座(4)上固定连接有在前后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卡柱(3),两个卡柱(3)将大型碳纤维叶片(1)的叶根接头卡住防止其扭转。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大型碳纤维叶片刚度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设备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刚度试验架(5)上端的挥舞刚度作动筒(11),所述挥舞刚度作动筒(11)上连接有向下伸出且能做往复直线运动的挥舞刚度试验杆(15),所述挥舞刚度试验杆(15)的下端连接有挥舞刚度连接杠杆组件(6),挥舞刚度连接杠杆组件(6)的下端和大型碳纤维叶片(1)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型碳纤维叶片刚度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设备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刚度试验架(5)前端的摆振刚度作动筒(10),所述摆振刚度作动筒(10)上连接有向下伸出且能做往复直线运动的摆振刚度试验杆(16),所述摆振刚度试验杆(16)的下端连接有摆振刚度连接杠杆组件(7),摆振刚度连接杠杆组件(7)的后端和大型碳纤维叶片(1)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型碳纤维叶片刚度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挥舞刚度连接杠杆组件(6)包括固定连接在挥舞刚度试验杆(15)下端的上挥舞刚度连接杠杆(605)、若干和第一连接带(1202)一一对应的第一插接杆(14),所述上挥舞刚度连接杠杆(605)下端固定连接有上挥舞刚度试验连接梁(603),上挥舞刚度试验连接梁(603)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向下伸出的左中间挥舞刚度连接杠杆(602)和第一右中间挥舞刚度连接杠杆(606),所述左中间挥舞刚度连接杠杆(602)的下端连接有第一下挥舞刚度试验连接梁(601),第一下挥舞刚度试验连接梁(601)下端连接有两个第一下挥舞刚度连接杠杆(611-1)(611),所述第一下挥舞刚度连接杠杆(611-1)(611)的下端固定有插接在对应插接口处的第一挥舞刚度试验连接环,第一挥舞刚度试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江新平,韩晴,刘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扬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