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转向结构和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84001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5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履带式推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履带转向结构和推车,所述履带转向结构包括履带单元、导向轮、支撑架、轴孔和弹性顶紧件,其中,支撑架用于支撑导向轮;轴孔贯穿支撑架且沿行走方向延伸,导向轮轮轴活动装配在轴孔内且可在轴孔内水平偏转;弹性顶紧件通过导向轮轮轴作用于导向轮使导向轮轮毂与履带单元相抵。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为导向轮轮轴提供可以水平偏转的轴孔,同时设置弹性顶紧件为导向轮提供顶紧履带单元的力,使得履带单元承受的外力发生偏移时,导向轮可以自适应地水平偏转,进而带动履带单元转向,减小履带单元的转向阻力,使用人员提供较小的转向力即可实现履带的转向,提高了推车的使用便捷性和舒适度,整体体验感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履带式推车,特别涉及一种履带转向结构和推车


技术介绍

1、履带式推车以其独特的履带行走机构,在多种地形条件下展现出了出色的牵引力和稳定性。

2、专利号为“cn201822181090.5”,名称为“履带式手推车”的技术公开了一种履带式手推车,包括车体以及设置在车体底部的车轮组件,车轮组件包括底轮以及高于底轮的第一斜轮和第二斜轮,并且底轮、第一斜轮和第二斜轮上同时绕设有履带。履带与地面的广泛接触,确保了推车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的稳固前行,无论是崎岖的山路还是松软的沙地,都能应对自如。

3、然而,这种行走方式存在显著的转向灵活性缺陷。其履带传动系统采用第一斜轮-底轮-第二斜轮的闭环结构,在承载高负荷且路面状况复杂时,转向阻力会显著增长。具体而言,转向过程中同时存在三个力学制约因素:履带与斜轮、底轮的摩擦损耗、载重带来的惯性阻力矩,以及地面起伏导致的附着力波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转向操作需要施加较大的转向力,导致使用人员在推动这种推车转向时只能强行推动推车转向以克服转向阻力,这无疑降低了推车的使用便捷性和舒适度,使得整体体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履带转向结构,包括履带单元(1),所述履带单元(1)与轮系配合,所述轮系包括导向轮(2),所述导向轮(2)包括导向轮轮毂(21)和与所述导向轮轮毂(21)相连的导向轮轮轴(22),其特征在于,履带转向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上还设有沿行走方向延伸的滑槽(31),所述滑槽(31)内配置所述弹性顶紧件(5),所述弹性顶紧件(5)包括固定件(51)和复位件(52),所述固定件(51)固定于所述滑槽(31)的内壁上,所述复位件(52)位于所述导向轮轮轴(22)与所述固定件(5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履带转向结构,包括履带单元(1),所述履带单元(1)与轮系配合,所述轮系包括导向轮(2),所述导向轮(2)包括导向轮轮毂(21)和与所述导向轮轮毂(21)相连的导向轮轮轴(22),其特征在于,履带转向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上还设有沿行走方向延伸的滑槽(31),所述滑槽(31)内配置所述弹性顶紧件(5),所述弹性顶紧件(5)包括固定件(51)和复位件(52),所述固定件(51)固定于所述滑槽(31)的内壁上,所述复位件(52)位于所述导向轮轮轴(22)与所述固定件(5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履带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轮轴(22)上套设有适于在所述滑槽(31)内沿行走方向活动的滑块(23),所述复位件(52)位于所述滑块(23)和所述固定件(5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履带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23)与所述滑槽(31)之间有转动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单元(1)包括多块履带块(11),所述履带块(11)的下端面(111)为平面,所述轮系还包括位于所述导向轮(2)一侧的多个承重轮(6),所述承重轮(6)与所述履带块(11)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轮毂(21)与所述履带单元(1)紧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源之壹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