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纳米颗粒分散技术的可反光固晶胶材料、制备工艺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83734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5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固晶胶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基于纳米颗粒分散技术的可反光固晶胶材料、制备工艺及应用。其包括树脂基体、纳米功能填料和助剂体系,其中:树脂基体至少包括环氧树脂、氰酸酯树脂和苯并噁嗪树脂;纳米功能填料采用纳米颗粒材料或纳米填料中的一种;通过表面修饰的氧化锌纳米颗粒与表面改性氧化铈纳米颗粒的协同作用,结合二氧化钛包覆玻璃微珠的全反射特性,构建了高效的反射‑折射协同增强体系;表面改性氧化铈纳米颗粒的等离子体共振效应,配合高折射率的氧化锌纳米颗粒,提高了LED的初始光通量,相比传统固晶胶提升18%‑22%,光利用率提高20%‑25%,挖掘了芯片六面发光潜力,从而提高了固晶胶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固晶胶材料,具体地说,涉及基于纳米颗粒分散技术的可反光固晶胶材料、制备工艺及应用


技术介绍

1、目前,在光电器件领域中,led(发光二极管)作为高效的光电转换器件,在照明、显示、光通信等领域应用广泛,而固晶胶作为led核心的封装材料,其性能对于led器件的光效、寿命以及可靠性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对led等光电器件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尤其是大功率led的应用逐渐增多。

2、传统固晶胶在提升led器件性能方面,主要通过提高透光率来减少光损失;然而,在大功率led的实际应用场景中,这种方法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单纯依靠提升透光率,无法充分挖掘芯片六面发光的潜力,使得光通量的提升受到了限制,导致光反射利用率较低,难以满足高亮度、高光输出的应用需求;其次,高亮度led工作时产生的大量热量,极易导致固晶胶出现黄变、老化等问题,进而加速光衰,严重影响了led的发光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此外,从材料稳定性的角度来看,在长期高温环境下,传统固晶胶的胶体折射率容易会发生变化,这会直接影响光色的一致性,使得led的发光效果难以保持稳定,降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纳米颗粒分散技术的可反光固晶胶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树脂基体、纳米功能填料和助剂体系,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纳米颗粒分散技术的可反光固晶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基体中:环氧树脂的含量占比40wt%-60wt%;氰酸酯树脂占15wt%-25wt%;所述苯并噁嗪树脂占10wt%-20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纳米颗粒分散技术的可反光固晶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采用双酚A型环氧树脂,环氧当量为185g/eq-195g/eq;所述氰酸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22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纳米颗粒分散技术的...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纳米颗粒分散技术的可反光固晶胶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树脂基体、纳米功能填料和助剂体系,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纳米颗粒分散技术的可反光固晶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基体中:环氧树脂的含量占比40wt%-60wt%;氰酸酯树脂占15wt%-25wt%;所述苯并噁嗪树脂占10wt%-20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纳米颗粒分散技术的可反光固晶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采用双酚a型环氧树脂,环氧当量为185g/eq-195g/eq;所述氰酸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22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纳米颗粒分散技术的可反光固晶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修饰的氧化锌纳米颗粒粒径为20nm-30nm;所述表面改性氧化铈纳米颗粒粒径为3nm-5nm,ce3+/ce4+摩尔比51.2∶48.8;所述氮化硼纳米片的厚度≤50nm;所述二氧化钛包覆玻璃微珠粒径为1μm-3μm,用于调控折射率为1.8-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纳米颗粒分散技术的可反光固晶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功能填料采用纳米填料,所述ceo2/tio2核壳颗粒由粒径为5nm-10nm的ceo2包覆于粒径为50nm的tio2颗粒上组成,整体粒径为50nm-60nm,并且,ceo2/tio2核壳颗粒表面的表面经氨基硅烷修饰;所述三氧化二铝为球形,粒径为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芳芳谷岩邱搏翔张齐贤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昭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