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跆拳道训练用,具体为一种踢高训练设备。
技术介绍
1、在跆拳道训练过程中,通常会进行踢板训练,传统的方式是一人持板,控制高度,一人进行踢板训练,这种训练方式可能会造成持板者手部受伤,也不便于一人训练因此越来越多人使用训练道具。
2、现有申请号为201410803396.3的一种踢高训练装置,它包含底座,安装在底座上的固定支架,该固定支架的另一端连接有导向杆,该导向杆整体为中空的管状结构,其内部轴向开设有供导向座间隙滑动配合的腔体,所述的导向座包括导向管,该导向管的一侧向外径向延伸出连接板,该连接板的另一端穿过导向杆,导向杆的一侧开设有与连接板间隙滑动配合的滑槽,该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能够有效的实现自动地位,手动复位,同时能够直观的观察到踢高的高度情况,利于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迅速提高练习者的踢高高度。
3、现有的踢高训练结构存在以下问题:
4、现有的提高训练结构较为简单,功能不全,无法调节高度,对于较矮或较高身高的训练者来说,使用困难,无法提高训练效果,且训练过程中需要不断更换破损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踢高训练设备,包括配重底板(1)、下料箱(6)和缓冲踢垫(7),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底板(1)上方的左侧设置有支撑底柱(2),所述支撑底柱(2)的上方设置有活动支柱(5),所述活动支柱(5)右侧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横板(4),所述支撑横板(4)的上方设置有下料箱(6),所述下料箱(6)的内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驱动腔(11)、存板腔(15)和下落腔(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踢高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腔(11)内部的右侧设置有推块(14),所述推块(14)的左侧设置有推杆(13),所述推杆(13)的左侧设置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踢高训练设备,包括配重底板(1)、下料箱(6)和缓冲踢垫(7),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底板(1)上方的左侧设置有支撑底柱(2),所述支撑底柱(2)的上方设置有活动支柱(5),所述活动支柱(5)右侧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横板(4),所述支撑横板(4)的上方设置有下料箱(6),所述下料箱(6)的内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驱动腔(11)、存板腔(15)和下落腔(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踢高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腔(11)内部的右侧设置有推块(14),所述推块(14)的左侧设置有推杆(13),所述推杆(13)的左侧设置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的上方设置有活动滑套(10),所述活动滑套(10)的内部穿设有活动滑杆(12),所述连接杆(9)的下方设置有丝杆套柱(22),所述丝杆套柱(22)的内部穿设有横向丝杆(21),所述横向丝杆(21)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一电机(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踢高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板腔(15)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木板(16),最后端所述木板(16)的后端设置有推板(25),所述推板(25)的后端设置有若干个支撑弹簧(24),所述推板(25)后端的中间设置有限位导杆(23),所述下落腔(17)的下方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下方的右侧设置有活动l形板(19),所述活动l形板(19)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液压油缸(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踢高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下方的左侧设置有固定l形板(20),所述固定l形板(20)左侧的中间设置有第二电机(54),所述第二电机(54)的上方设置有主动齿轮(56),所述主动齿轮(56)的前端设置有同轴齿轮(57),所述主动齿轮(56)和同轴齿轮(57)的右侧设置有夹持杆(53),所述夹持杆(53)内壁的右侧设置有夹持板(55),所述夹持板(55)远离夹持杆(53)内壁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垫(5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踢高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柱(2)的内部设置有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设置有若干个活动杆(3),所述升降结构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活动板(37),所述活动板(37)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滑块(34),所述限位滑块(34)的外部套设有限位滑槽(33),所述活动板(37)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均设置有滑轴(38),下端两个所述活动杆(3)之间穿设有定位轴(39),下端左侧所述活动杆(3)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