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含能材料试验,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激光驱动的炸药晶体撞击响应观测装置及应用。
技术介绍
1、撞击是炸药最常见的外界刺激形式,炸药在制备、生产、运输过程中都非常可能遭遇到不同形式的撞击,由于撞击造成的偶然事故屡见不鲜。因此,含能材料的撞击感度是安全性研究的重点。然而,在现有的撞击感度实验中,仍然存在如下问题:(1)炸药感度测试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炸药颗粒的堆积结构、粒度分布等,这些因素使得撞击能量对颗粒本身的影响特性难以准确地定量评估;以cl-20为例,在外界撞击作用下,大颗粒cl-20更容易发生塑性变形甚至破碎,这一过程会吸收大量能量。然而,当cl-20颗粒被细化至微米级或纳米级时,颗粒内部缺陷显著减少,导致发生塑性变形和破碎所需的能量大幅增加。此外,超细颗粒表面更为光滑,摩擦系数降低,不利于热点的形成和延续,因此超细cl-20的撞击感度会显著降低。与此同时,不同晶体形态的tkx-50在撞击感度上也表现出显著差异。例如,短棒状tkx-50的特性落高约为原材料的6倍。这些颗粒特性(如形态、粒度、表面状态等)的综合作用,会对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激光驱动的炸药晶体撞击响应观测装置,包括透明真空腔(1),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真空腔(1)内设置有撞击单元(2),所述撞击单元(2)包括透光的上载体(21)和下载体(22),且所述上载体(21)与下载体(22)水平重叠设置;所述上载体(21)下表面涂覆有金属膜(23),所述下载体(22)上表面设置多个呈阵列分布的炸药颗粒容置孔(2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激光驱动的炸药晶体撞击响应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炸药颗粒容置孔(24)直径为炸药颗粒直径的1~1.5倍,使得每个炸药颗粒容置孔(24)中能容纳一个炸药颗粒。
3.如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激光驱动的炸药晶体撞击响应观测装置,包括透明真空腔(1),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真空腔(1)内设置有撞击单元(2),所述撞击单元(2)包括透光的上载体(21)和下载体(22),且所述上载体(21)与下载体(22)水平重叠设置;所述上载体(21)下表面涂覆有金属膜(23),所述下载体(22)上表面设置多个呈阵列分布的炸药颗粒容置孔(2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激光驱动的炸药晶体撞击响应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炸药颗粒容置孔(24)直径为炸药颗粒直径的1~1.5倍,使得每个炸药颗粒容置孔(24)中能容纳一个炸药颗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激光驱动的炸药晶体撞击响应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炸药颗粒容置孔(24)的直径为20μm~1000μm、深度为50μm~1000μm,相邻炸药颗粒容置孔(24)之间的间距为100μm~2000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激光驱动的炸药晶体撞击响应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载体(21)和下载体(22)均为载玻片,所述载玻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周峰,杨磊,丁黎,华栋,王琼,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