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河湖采砂区底栖生境修复的组合式生态鱼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83700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5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人工鱼礁技术领域的用于河湖采砂区底栖生境修复的组合式生态鱼礁,包括底杆,还包括:支撑杆,位于底杆内部且与底杆滑动连接;第一固定杆,嵌入在支撑杆外部且与支撑杆转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组合式的鱼礁设计能够方便鱼礁的取出以及投放,投放后为鱼类提供栖息场地,取出之后能够为鱼类的收获捕捞提供便利,收折之后的鱼礁呈板状能够便于堆叠存放以及运输,且在取出时通过上提第一固定杆使支撑杆沿底杆上滑使鱼礁收折,使下框架能够逐渐与水底脱离,而后再进行取出,能够方便鱼礁整体与水底的脱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鱼礁,具体为用于河湖采砂区底栖生境修复的组合式生态鱼礁


技术介绍

1、人工鱼礁是适合水生物及鱼类群集栖息、生长繁殖的水工结构,主要为水生物及鱼类等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和索饵繁殖场所;

2、对于河湖等水源区域,通常分段或分区域划分有养殖区域以用来渔场养殖以及促进鱼类繁衍,在鱼类养殖期,放置鱼礁用于鱼类群集栖息、生长繁殖,在收获期,为了便于拉网捕获时不会因鱼礁的存在导致收获效率降低,通常会将鱼礁从水域中取出以便于大鱼的收获,这就导致人工鱼礁需要在特定时间进行取放,而现有的鱼礁多为混凝土直接沉淀至水底,其取放难度大且不便于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河湖采砂区底栖生境修复的组合式生态鱼礁,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河湖采砂区底栖生境修复的组合式生态鱼礁,包括底杆,还包括:支撑杆,位于底杆内部且与底杆滑动连接;第一固定杆,嵌入在支撑杆外部且与支撑杆转动连接;第二固定杆,位于第一固定杆的下方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河湖采砂区底栖生境修复的组合式生态鱼礁,包括底杆(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河湖采砂区底栖生境修复的组合式生态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之上设置有取放组,所述取放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河湖采砂区底栖生境修复的组合式生态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组包括滑片(27)以及两个支杆(19),所述滑片(27)与工作杆(16)滑动连接,两个支杆(19)的顶端共同与滑片(27)转动连接,两个支杆(19)的底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卡件(17)之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河湖采砂区底栖生境修复的组合式生...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河湖采砂区底栖生境修复的组合式生态鱼礁,包括底杆(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河湖采砂区底栖生境修复的组合式生态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之上设置有取放组,所述取放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河湖采砂区底栖生境修复的组合式生态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组包括滑片(27)以及两个支杆(19),所述滑片(27)与工作杆(16)滑动连接,两个支杆(19)的顶端共同与滑片(27)转动连接,两个支杆(19)的底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卡件(17)之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河湖采砂区底栖生境修复的组合式生态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0)之上固定连接有对位杆(20),所述工作杆(16)底端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燕飞胡岚赵秋月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控中心江苏省环境信息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