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植物-微生物协同的煤矸石山复合生态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83589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5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植物‑微生物协同的煤矸石山复合生态修复方法,涉及煤矸石山生态修复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煤矸石山的划分区域集合的区域特性信息集合;确定区域微生物菌剂‑定植植物组集合;进行植物定植,并根据对应的微生物菌剂配置微生物灌根液,采用灌根方式施用微生物灌根液至植物根际区域后,进行表面覆土;获得分析结果集合;根据分析结果集合对划分区域集合施用的微生物灌根液进行方向性调整,并根据调整后的微生物灌根液分别对相应的划分区域进行二次灌根生态修复。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乏对煤矸石山的修复情况进行动态全面掌握,导致生态修复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升生态修复质量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矸石山生态修复,具体涉及基于植物-微生物协同的煤矸石山复合生态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煤矸石山由于其土壤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盐分)和缺乏有机质,成为严重的生态污染源。传统的煤矸石山修复方法大多依赖于单一植物或单一微生物进行修复,但这些方法往往难以快速有效地改善土壤质量并促进植被生长,且修复效果持续性差。且在修复过程中采用单一时序的修复状态分析,缺乏对修复过程的动态分析,使得修复方案与煤矸石山的实际情况差距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基于植物-微生物协同的煤矸石山复合生态修复方法,用于针对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对煤矸石山的修复情况进行动态全面掌握,导致生态修复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2、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基于植物-微生物协同的煤矸石山复合生态修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煤矸石山的划分区域集合的区域特性信息集合;基于所述区域特性信息集合进行微生物菌剂和定植植物筛选,确定区域微生物菌剂-定植植物组集合;根据所述微生物菌剂-定植植物组集合,对划分区域集合分别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植物-微生物协同的煤矸石山复合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植物-微生物协同的煤矸石山复合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划分区域集合包括裸露区域、风化区域、积水区域、边坡浅层冲刷区域和重金属超标区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植物-微生物协同的煤矸石山复合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设监测窗口对划分区域集合进行植物生长和土壤环境改善的双维时空交互分析,获得分析结果集合,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植物-微生物协同的煤矸石山复合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第一根长-根系体积-根毛数量序列和第一土壤重...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植物-微生物协同的煤矸石山复合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植物-微生物协同的煤矸石山复合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划分区域集合包括裸露区域、风化区域、积水区域、边坡浅层冲刷区域和重金属超标区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植物-微生物协同的煤矸石山复合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设监测窗口对划分区域集合进行植物生长和土壤环境改善的双维时空交互分析,获得分析结果集合,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植物-微生物协同的煤矸石山复合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第一根长-根系体积-根毛数量序列和第一土壤重金属浓度-氮磷元素含量-ph值序列分别进行时空交互分析,获得第一更新根系发育时序特征向量和第一更新土壤环境改善时序特征向量,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植物-微生物协同的煤矸石山复合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第一根系发育时序特征向量和所述第一根系发育空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广青吴盾魏超钟建高宇航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煤田地质局勘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