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定璿专利>正文

一种飞机前起落架结构及收放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83064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5 2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飞机前起落架结构及收放方法,包括机身连接组件、支柱组件、注油阀组件、减摆组件、车轮组件和收放控制组件,所述机身连接组件设置支柱组件的上段,所述支柱组件顶端连接机身,低端连接车轮组件,并通过机身连接组件与机身固定连接,所述注油阀组件设置在支柱组件上并高于机身连接组件的水平位置,所述减摆组件的上方与支柱组件连接,下方与车轮组件连接,所述收放控制组件两端分别于支柱组件和机身相连接。第一半圆件与第二半圆件通过紧箍螺栓固定,摩擦片采用碳‑碳复合材料,降低振动传递至机身。分体结构便于拆换摩擦片,无需拆卸整个减摆器,减少维护工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机降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飞机前起落架结构及收放方法


技术介绍

1、起落架是飞机最常见的一种起落装置,是飞机重要的受力部件之一。它承力较大,且受力较为复杂,承受着陆撞击、地面滑跑以及做各种操纵运动时(如刹车、转弯等)产生的地面反作用力,而且着陆撞击和地面滑跑冲击载荷都带有明显的动态特性。

2、起落架包括前起落架和主起落架,前起落架是指安装在机翼前面的起落装置,一般由支柱、承力轮以及专用的小型机轮组成,其主要作用是在着陆时支撑飞机的重量,吸收部分撞击力量,并把这种冲击载荷传给机体其他部分或地面,同时也可以调整滑行方向,增大转弯半径以便于停放,它主要用于低速前进时段的落地操控与稳定支持,前起落架多数为独立式,即其构造及设计相对于机身并不连动或不互相影响的起落设备;这样有利于改善机械布局的灵活性和容错性等特性,同时也提高安全性减少事故率。

3、现有前起落架结构多适用于小型飞机或无人机适用,无法满足较大载重机型使用需求,且无法收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飞机前起落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连接组件(1)、支柱组件(2)、注油阀组件(3)、减摆组件(4)、车轮组件(5)和收放控制组件(6),所述机身连接组件(1)设置支柱组件(2)的上段,所述支柱组件(2)顶端连接机身,低端连接车轮组件(5),并通过机身连接组件(1)与机身固定连接,所述注油阀组件(3)设置在支柱组件(2)上并高于机身连接组件(1)的水平位置,所述减摆组件(4)的上方与支柱组件(2)连接,下方与车轮组件(5)连接,所述收放控制组件(6)两端分别于支柱组件(2)和机身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前起落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连接组件(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机前起落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连接组件(1)、支柱组件(2)、注油阀组件(3)、减摆组件(4)、车轮组件(5)和收放控制组件(6),所述机身连接组件(1)设置支柱组件(2)的上段,所述支柱组件(2)顶端连接机身,低端连接车轮组件(5),并通过机身连接组件(1)与机身固定连接,所述注油阀组件(3)设置在支柱组件(2)上并高于机身连接组件(1)的水平位置,所述减摆组件(4)的上方与支柱组件(2)连接,下方与车轮组件(5)连接,所述收放控制组件(6)两端分别于支柱组件(2)和机身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前起落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连接组件(1)套接在支柱组件(2)上,所述机身连接组件(1)整体为横向支架,两端通过螺栓与机身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前起落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组件(2)包括前起落架支柱(21)和充装和充气标识牌(22),所述前起落架支柱(21)内部中空,设有油腔,有腔中灌满液压油,所述前起落架支柱(21)下方设置活塞杆(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飞机前起落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阀组件(3)包括作动筒(31)、进液管接头(32)、出液管接头(33)和进出液压管(34),所述作动筒(31)一端固定在前起落架支柱(21)上,所述作动筒(31)外壁上固定有进液管接头(32)和出液管接头(33),所述进液管接头(32)和出液管接头(33)都外接液压管,所述液压管与机身油压系统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定璿
申请(专利权)人:梁定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