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纱切换机中的条纹图案编织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82658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送纱切换机中的条纹图案编织装置,其消除制造条纹图案的针织物的技术中的现有技术的缺点,所述条纹图案使用了配置在送纱切换装置的送纱突指的数目以上的针织纱(彩纱)。而且,提供一种通过具有第一送纱切换装置的第一喂纱器和具有第二送纱切换装置的第二喂纱器来编织一个线圈横列的条纹图案的编织方法。在第一喂纱器中进行浮线选针。从第一送纱切换装置向织针新供给针织纱时,稳定地维持由捕集器捕捉到的针织纱向导纱器入射的角度。再者,从第一、第二送纱切换装置将新的针织纱向织针送纱并形成圈后,在大致相同位置保持中止送纱的旧的针织纱并切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能够编织切换图案的送纱切换装置的圆形针织机中 的条纹图案编织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在通过圆形针织机编织条纹图案中,例如下述专利文献l所示,通过 配备在圆形针织机的送纱切换装置将随意选择供给的纱向织针供给,由此 编织针织物的情况较为普遍。在下述专利文献l中,无法进行配置在一个送纱切换装置的突指的数目以上的纱数的切换,但是在专利文献2中这种 情况成为可能。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2005-42260;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16747。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圆形针织机中,啮合部件81配置为条纹图案织 入附属机构,捕集器具备自动勒紧纱的弹性紧固件81a,而且,打开件85 固定配置在纱导向器的背后。上述部件由弹簧金属丝构成。因此,存在如下可能,即,在开始编织坯布或坯布开了小孔时,纱头 或坯布缠在上述部件上,无法平滑地编织坯布,从而上述部件产生破损且 在针织机主体产生大故障。再者,针织机工作时,如果在成为旋转体的捕集器的前端安装如上所 述的金属丝的突起物,则有可能使操作者在作业中伤害身体。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制造条纹图案的针织物,所述条纹图案使用了配 置在送纱切换装置的送纱突指的数目以上的针织纱(彩纱)。再者,其目 的在于,将切换时的针织纱可靠地向导纱器送纱,防止编织时的针织机的故障,并且排除突起物,实现操作者的安全。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送纱切换机中的条纹图案编织装置,其在具有切换至 少两根针织纱的送纱切换装置的圆形针织机中,具有第一送纱切换装置, 其具有设置于第一喂纱器的选择性地移动的多个送纱突指;第二送纱切换装置,其具有设置于第二喂纱器的选择性地移动的多个送纱突指;纱切割器及捕纱器,在从所述第一、第二送纱切换装置将新的针织纱向织针送纱并形成圈后,保持停止送纱的旧的针织纱并将其切断;导纱器,其向与所 述第二喂纱器对应设置的织针送纱;捕集器,其与针织机的旋转一起沿圆 周方向移动,捕捉位于送纱位置的纱并向织针供给,所述送纱切换机中的 条纹图案编织装置的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送纱切换装置的送纱突指向对 织针进行重新送纱的送纱位置移动时,重新送纱的针织纱被所述捕集器捕 捉,并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第二送纱切换装置之间且具有保持部的纱引 导部件被向上按压到向所述导纱器入射的正常的入射角度,并利用所述保 持部保持,以及,以使从所述第一、第二送纱切换装置的任一装置供给的 针织纱在大致相同位置并保持并切断旧的针织纱的方式设定纱切割器及 捕纱器。另外,本专利技术一种条纹图案的编织方法,在具有切换至少两根针织纱 的送纱切换装置的圆形针织机中,通过具有第一送纱切换装置的第一喂纱 器和具有第二送纱切换装置的第二喂纱器来编织一个线圈横列,所述条纹 图案的编织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一喂纱器进行浮线选针的工序;当从所述第一送纱切换装置向织针重新供给针织纱时,稳定地维持由捕集器捕捉到的针织纱向导纱器入射的角度的工序;从所述第一、第二送 纱切换装置将新的针织纱向织针送纱并形成圈后,在大致相同位置保持中 止送纱的旧的针织纱并将其切断的工序。 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在具备了送纱切换装置的圆形针织机中,希望制造使用 了配置在送纱切换装置的送纱突指的数目以上的针织纱(彩纱)的针织物 时,通过使用两个以上的送纱切换装置来切换多种颜色的针织纱,能够制 造条纹图案的针织物。而且,此时,能够将切换时的针织纱可靠地向导纱 器供给,防止编织时的针织机的故障,并且排除突起物,实现操作者的安全。再者,使用具备了现有的送纱切换装置的圆形针织机,并且仅对送纱 切换装置进行局部变更就能够实施,无需新设置特殊的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在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圆形双面针织机的针织部的剖面图。 图2示出在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送纱切换装置的上部放大图。图3示出在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送纱切换装置的剖面图。 图4是示出在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圆形单面针织机的针织部的剖面图。 图5示出配置了在本专利技术使用的送纱切换装置及引导部件的针织部中 的针织纱的切换状态。图6示出本专利技术的针织部(a)与现有的针织部(b)。具体实施例方式作为送纱切换装置,可以使用例如(日本)特开2005-42260所记载的 装置。该送纱切换装置可以使用在圆形双面针织机及圆形单面针织机的任 一装置中。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第一喂纱器和第二喂纱器编织一个线圈横列。因此, 例如,如果使用具备了三个送纱突指的送纱切换装置,则通过六色的针织 纱能够编织多种颜色条纹图案。在本专利技术中,在第一喂纱器中,进行浮线(WELT)选针。因此,取下该部分的导纱器。在本专利技术中,在设置于第一喂纱器的第一送纱切换装置与设置在第二 喂纱器的第二送纱切换装置之间设置有纱引导部件。在纱引导部件中优选 设置引导面和保持部。引导面在从第一送纱切换装置向织针重新供给针织 纱时有助于使由捕纱器捕捉到的针织纱上升,所述捕纱器与针织机的旋转 同步进行移动。而且,保持部稳定地维持该针织纱向导纱器入射的角度。 在同样的目的下,优选所述捕集器在下端具有突出部。在本专利技术中,具备纱切割器及捕纱器,在从第一、第二送纱切换装置 将新的针织纱向织针供给并形成圈后,保持中止送纱的旧的针织纱并切7断。将用于使它们开闭的开关凸轮的突起位置设置在与第一送纱切换装置 和第二送纱切换装置不同的位置。而且,分别与开关凸轮的突起位置对应, 将切割器凸轮设置为用于第一送纱切换装置与用于第二送纱切换装置的 两种切割器凸轮。再者,以从第一、第二送纱切换装置将新的针织纱向织针供给并形成 圈后在相同位置保持中止送纱的旧的针织纱并将其切断的方式,设定用于 第一送纱切换装置的第一切割器凸轮和用于第二送纱切换装置的第二切 割器凸轮的位置。在该目的下,优选使第一切割器凸轮与第二切割器凸轮的间隔为各喂 纱器的间隔,使切割器凸轮的下表面为与开关凸轮的倾斜一致的倾斜角。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浮线选针的第一喂纱器中无法编织针织纱。因此,从 第一喂纱器的第一送纱切换装置送纱的针织纱在第二喂纱器中向成圈(KNIT)选针或集圈(TUCK)选针的织针供给。因此,优选以新的针织 纱通过第二喂纱器的接缝点且新的针织纱与旧的针织纱在针织物的切换 部重叠后、由送纱切换装置的送纱突指的捕纱器保持并通过可动刃切断从 第一送纱切换装置供给的(旧的)针织纱的方式,推迟设定第一切割器凸 轮的位置。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针织部的概要)图1是示出了双面针织机的针织部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在由多个腿 (未图示)支承的针床30的上方设置有针织部31。在图中标号33表示针 筒。在形成在针筒33的外周的针槽(未图示)的上部收容有沿垂直方向 滑动自如的针筒针(未图示)。针筒针通过收容在凸轮架34的凸轮(未图 示)进行垂直往复运动。由于图1是圆形双面针织机,因此还具有针盘35、针盘三角架36。 沿形成在针盘35的上表面的针槽在水平方向滑动自如地收容有针盘针(未 图示)。针盘针通过收容在针盘三角架36的凸轮(未图示)进行水平往复 运动。在针盘三角架36上设置有导纱器37,该导纱器37向织针送纱。在所述针筒33的下侧部具有与其一体安装的驱动齿轮38,在受到配置在针织机的驱动源的驱动时与针筒33 —起等速旋转。在针盘三角架36的上方配备有送纱切换装置40。在送纱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送纱切换机中的条纹图案编织装置,其在具有切换至少两根针织纱的送纱切换装置(40、40A)的圆形针织机中,具有: 第一送纱切换装置(40-1),其具有设置于第一喂纱器(F1)的选择性地移动的多个送纱突指(14); 第二送纱切换 装置(40-2),其具有设置于第二喂纱器(F2)的选择性地移动的多个送纱突指(14); 纱切割器(14-1、14-2)及捕纱器(14-3),在从所述第一、第二送纱切换装置(40-1、40-2)将新的针织纱向织针送纱并形成圈后,保持停止 送纱的旧的针织纱并将其切断; 导纱器(37),其向与所述第二喂纱器(F2)对应设置的织针送纱; 捕集器(15),其与针织机的旋转一起沿圆周方向移动,捕捉位于送纱位置的纱并向织针供给, 所述送纱切换机中的条纹图案编织装置的特 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送纱切换装置(40-1)的送纱突指(14)向对织针进行重新送纱的送纱位置移动时,重新送纱的针织纱被所述捕集器(15)捕捉,并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第二送纱切换装置(40-1、40-2)之间的纱引导部件(16)被向上按 压到向所述导纱器(37)入射的正常的入射角度,并被保持,以及, 以使从所述第一、第二送纱切换装置(40-1、40-2)的任一装置供给的针织纱在大致相同位置保持并切断旧的针织纱的方式设定纱切割器(14-1、14-2)及捕纱器(14-3)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7-5-10 125712/20071.一种送纱切换机中的条纹图案编织装置,其在具有切换至少两根针织纱的送纱切换装置(40、40A)的圆形针织机中,具有第一送纱切换装置(40-1),其具有设置于第一喂纱器(F1)的选择性地移动的多个送纱突指(14);第二送纱切换装置(40-2),其具有设置于第二喂纱器(F2)的选择性地移动的多个送纱突指(14);纱切割器(14-1、14-2)及捕纱器(14-3),在从所述第一、第二送纱切换装置(40-1、40-2)将新的针织纱向织针送纱并形成圈后,保持停止送纱的旧的针织纱并将其切断;导纱器(37),其向与所述第二喂纱器(F2)对应设置的织针送纱;捕集器(15),其与针织机的旋转一起沿圆周方向移动,捕捉位于送纱位置的纱并向织针供给,所述送纱切换机中的条纹图案编织装置的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送纱切换装置(40-1)的送纱突指(14)向对织针进行重新送纱的送纱位置移动时,重新送纱的针织纱被所述捕集器(15)捕捉,并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第二送纱切换装置(40-1、40-2)之间的纱引导部件(16)被向上按压到向所述导纱器(37)入射的正常的入射角度,并被保持,以及,以使从所述第一、第二送纱切换装置(40-1、40-2)的任一装置供给的针织纱在大致相同位置保持并切断旧的针织纱的方式设定纱切割器(14-1、14-2)及捕纱器(14-3)。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送纱切换机中的条纹图案编织装置,其中, 所述纱引导部件(16)具有在从第一送纱切换装置(40-1)向织针重新供给针织纱时有助于使由捕集器(15)捕捉到的针织纱上升的引导面 (16-1),所述捕集器(15)与针织机的旋转同步进行移动。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送纱切换机中的条纹图案编织装置, 其中,所述纱引导部件(16)具有在从第一送纱切换装置(40-1)向织针重 新供给针织纱时稳定地保持由捕集器(15)捕捉到的针织纱向导纱器(37) 入射的角度的保持部(16-2),所述捕集器(15)与针织机的旋转同步进行 移动。4. 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送纱切换机中的条纹图案编织 装置,其中,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保雄枅川正义笹木信吾武内俊次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福原精机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