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流结构、正极片及电池单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82494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5 22:34
本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集流结构、正极片及电池单体。其中,集流结构包括集流体和设置于集流体至少一侧的底涂层,底涂层包括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第二涂层位于集流体的边缘;其中,第二涂层的导电性能低于第一涂层的导电性能,和/或,所述第二涂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涂层的厚度。如此设置,可有效改善负极片边缘析锂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是涉及一种集流结构、正极片及电池单体


技术介绍

1、锂离子电池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电子产品,如手机、电动汽车、储能电站等。其中,电动汽车或储能电站对锂离子电池加工性能、电池单体一致性、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有较高要求。

2、目前,锂离子电池单体在充放电过程中,边缘区域电流密度大,更易产生析锂问题。锂离子在负极片析出后会与电解液发生副反应,进一步恶化电池单体,导致电池单体寿命缩短,并可能引发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流结构、正极片及电池单体,旨在解决现有的锂离子电池单体的边缘易出现析锂现象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集流结构,其包括集流体和设置于集流体至少一侧的底涂层,底涂层包括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第二涂层位于集流体的边缘;其中,第二涂层的导电性能低于第一涂层的导电性能,和/或,所述第二涂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涂层的厚度。

3、本技术提供的集流结构的有益效果如下:需要说明的是,通常,极片包括集流体和涂布于该集流体上的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流体(10)和设置于所述集流体(10)至少一侧的底涂层(20),所述底涂层(20)包括第一涂层(21)和第二涂层(22),所述第二涂层(22)位于所述集流体(10)的边缘;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层(21)的粘结力大于所述第二涂层(22)的粘结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涂层(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流体(10)和设置于所述集流体(10)至少一侧的底涂层(20),所述底涂层(20)包括第一涂层(21)和第二涂层(22),所述第二涂层(22)位于所述集流体(10)的边缘;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层(21)的粘结力大于所述第二涂层(22)的粘结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涂层(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栋陈巍吴永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融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