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东专利>正文

双层饮料吸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82328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双层饮料吸管涉及一种饮料吸管,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层饮料吸管,其目的是为了使吸管尽量少的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减少外界细菌对吸管的污染,保障使用者的卫生安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内管和外套软管,内管上端设有饮料出口,外套软管与内管共轴且紧密贴附在内管的管壁外侧,内管的管壁上设有固定黏结段,固定黏结段位于管壁中部靠近内管上端,外套软管上与固定黏结段位置相对应的连接部分与固定黏结段相连接构成中间部分,中间部分将外套软管分为上、下部分,外套软管的上、下部分可向中间部分折叠收缩,当外套软管上部分向中间部分折叠收缩时,饮料出口露出。(*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饮料吸管,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层饮料吸管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饮料吸管都是塑料材质的两端轴向开口的管体,有些饮料吸管上部 还带有可弯折转向的软体部分。传统的饮料吸管在销售和使用过程中,容易被空气中的细 菌和人体接触面的细菌所污染,给使用者的健康造成安全隐患。同时,在轻微挤压、倒置饮 料容器或者碳酸性饮料容器内气压变化时,都可能使饮料从传统吸管的吸嘴处溢出,给使 用者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卫生方便的双层饮料吸管。本技术双层饮料吸管,包括内管和外套软管,所述内管上端设有饮料出口,所 述外套软管与内管共轴且紧密贴附在内管的管壁外侧,所述内管的管壁上设有固定黏结 段,所述固定黏结段位于管壁中部靠近内管上端,所述外套软管上与固定黏结段位置相对 应的连接部分与固定黏结段相连接构成中间部分,所述中间部分将外套软管分为上、下部 分,所述外套软管的上、下部分可向中间部分折叠收缩,当外套软管上部分向中间部分折叠 收缩时,所述饮料出口露出。本技术双层饮料吸管,其中所述饮料出口为内管的轴向通孔。本技术双层饮料吸管,其中所述饮料出口为若干内管管壁上的周向网状通 孔,且内管上端轴向封闭。本技术双层饮料吸管,其中所述外套软管的上端和/或下端分别设有端盖, 所述端盖与外套软管相铰接,端盖与内管相配合。本技术双层饮料吸管,其中所述外套软管的下端设有端盖,所述端盖与外套 软管相铰接,端盖与内管相配合。本技术双层饮料吸管,其中所述外套软管的上、下两端面还分别设有可移除 的薄膜。本技术双层饮料吸管,其中所述内管固定黏结段的上方或下方设有弯折段, 所述弯折段可拉伸。本技术双层饮料吸管,其中所述中间部分为软体结构,可弯折转向。本技术双层饮料吸管,其中所述外套软管沿轴向的截面为锯齿状。本技术双层饮料吸管,其中所述内管和外套软管的材料为可降解的食品级塑 料、橡胶或纸质材料。本技术双层饮料吸管与现有饮料吸管不同之处在于,本技术双层饮料吸 管包括内管和外套软管两部分,在该吸管不处于使用状态时,外套软管一直保护在内管外 侧,防止内管被外界细菌污染,在使用时可以将外套软管的上、下部分向中间部分收缩,将内管下端插入到饮料中,并露出内管上端的饮料出口,方便卫生。本技术双层饮料吸管的外套软管的上、下两端设有端盖或可移除的薄膜,在 使用前使内管与外界完全隔离,防止外界细菌污染;饮料出口可以是沿内管的轴向通孔,方 便使用者饮用含果粒的饮料;饮料出口还可以为内管管壁上的网状通孔,在该吸管插入饮 料中但使用者不吸吮饮料时,外套软管紧密贴附在网状通孔外侧,防止饮料从该吸管中溢 出;该吸管内管上设有弯折段,或者将中间部分设置为可弯折转向的软体结构,方便使用, 内管上设置的弯折段还可以拉伸,用于增加内管的长度;外套软管沿轴向的截面为锯齿状, 更容易使外套软管实现折叠收缩的效果;内管和外套软管采用可降解的食品级的塑料或者 纸质材料制成,使本技术更卫生环保,成本更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双层饮料吸管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双层饮料吸管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正视图;图2为图IA-A方向剖视图;图3为图2B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双层饮料吸管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双层饮料吸管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正视图;图6为图5C-C方向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双层饮料吸管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至图4为本技术双层饮料吸管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双层饮料吸管包括内管1和外套软管2,内管1和 外套软管2的材料为可降解的食品级塑料,内管1上端为饮料出口 3,饮料出口 3为内管1 的轴向通孔4,外套软管2与内管1共轴且紧密贴附在内管1的管壁外侧,外套软管2的上、 下两端分别铰接有端盖7、7’,结合图3可见,端盖7与内管1相配合并将其密封,内管1的 管壁上设有固定黏结段5,固定黏结段5位于管壁中部靠近内管1上端,外套软管2上与固 定黏结段5位置相对应的连接部分与固定黏结段5相连接构成中间部分6,中间部分6将外 套软管2分为上、下部分,外套软管2沿轴向的截面为锯齿状,这种结构可使外套软管2的 上、下部分向中间部分6折叠收缩,内管1固定黏结段5的下方设有弯折段8,弯折段8可以 弯折,还可以拉伸以增加内管的长度。如图4所示,当消费者使用该吸管时,可以将端盖7、7’打开,然后将外套软管2上、 下部分向中间部分6折叠收缩,将内管1下部分插入到饮料中,内管1上端的饮料出口 3露 出,并可在弯折段8处弯折或拉伸吸管,方便使用。图5至图7为本技术双层饮料吸管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如图5和图6所示,本技术双层饮料吸管,包括内管11和外套软管12,内管 11和外套软管12的材料为纸质材料,内管11上端为饮料出口 13,饮料出口 13为若干内管 11管壁上的周向网状通孔14,且内管11上端轴向封闭,外套软管12与内管11共轴且紧密 贴附在内管11的管壁外侧,外套软管12的上、下两端面还分别粘接有可移除的薄膜17,内管11的管壁上设有固定黏结段15,固定黏结段15位于管壁中部靠近内管11上端,外套软 管12上与固定黏结段15位置相对应的连接部分与固定黏结段15相连接构成中间部分16, 中间部分16将外套软管12分为上、下部分,外套软管12沿轴向的截面为锯齿状,这种结构 可使外套软管12的上、下部分向中间部分16折叠收缩,中间部分16为软体结构,可弯折转 向。如图7所示,当消费者使用该吸管时,可以将外套软管12上、下部分向中间部分16 折叠收缩,内管11可以将薄膜17从外套软管12上顶落或顶破,将内管11下部分插入到饮 料中,内管11上端的饮料出口 3露出。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 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 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 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层饮料吸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和外套软管,所述内管上端设有饮料出口,所述外套软管与内管共轴且紧密贴附在内管的管壁外侧,所述内管的管壁上设有固定黏结段,所述固定黏结段位于管壁中部靠近内管上端,所述外套软管上与固定黏结段位置相对应的连接部分与固定黏结段相连接构成中间部分,所述中间部分将外套软管分为上、下部分,所述外套软管的上、下部分可向中间部分折叠收缩,  当外套软管上部分向中间部分折叠收缩时,所述饮料出口露出。

【技术特征摘要】
CN 2009-3-13 200910119532.6一种双层饮料吸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和外套软管,所述内管上端设有饮料出口,所述外套软管与内管共轴且紧密贴附在内管的管壁外侧,所述内管的管壁上设有固定黏结段,所述固定黏结段位于管壁中部靠近内管上端,所述外套软管上与固定黏结段位置相对应的连接部分与固定黏结段相连接构成中间部分,所述中间部分将外套软管分为上、下部分,所述外套软管的上、下部分可向中间部分折叠收缩,当外套软管上部分向中间部分折叠收缩时,所述饮料出口露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饮料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料出口为内管的轴向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饮料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料出口为若干内管管壁 上的周向网状通孔,且内管上端轴向封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饮料吸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东
申请(专利权)人:赵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