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桥梁水下施工用防护机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水下施工先关
,具体为一种建筑桥梁水下施工用防护机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桥梁的搭建,在受制于环境的影响和限制时,其部分桥墩结构会直接搭建至水下位置,实现桥梁结构的支撑,在进行桥墩的水下施工时,为了降低水流作用的副作用影响,需要在桥墩的加工外侧安装辅助的挡水防护机构,排出多余的水流。
[0003]然而现有的水下施工防护机构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1、为了提高密封性和防水性,防护机构的组成构件窄小,在安装时作业量大,极大的消耗施工的劳动量,并且不易安装作业的高效进行;2、利用独立窄小构件的相互拼接,达到防水防护效果,在使用时其拼接连接位置密封性效果不强,易出现局部位置的缓慢漏水,需要进行持续的排水施工,防护性不足,并且不方便进行各组成构件之间的加固定位处理,使得构件在受到水流暗流冲击时,易出现局部松动的安全隐患。
[0004]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水下施工防护机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桥梁水下施工用防护机构,包括设置于桥墩外侧的围堰钢板(1),且围堰钢板(1)等间距交错设置,该围堰钢板(1)设置为边角呈钩状的“n”字型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框架(2),设置于相邻的所述围堰钢板(1)连接处外侧,且定位框架(2)外壁围堰钢板(1)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并且连接杆(3)上固定安装有L型定位板(4);加固型钢(5),设置于所述L型定位板(4)上,且相邻的加固型钢(5)之间边端垂直贴合,并且相邻的加固型钢(5)边端之间设置有角支撑(6),而且角支撑(6)和加固型钢(5)的连接处末端固定有连接块(7);提环(8),对称式固定于所述定位框架(2)的顶部外壁上,且定位框架(2)中部固定安装有中空管(9),并且中空管(9)的底部与定位框架(2)的底部均固定有定位桩(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桥梁水下施工用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设置为“L”字型状结构,且连接杆(3)和定位框架(2)之间设置为螺栓连接的拆卸安装结构,并且连接杆(3)上的L型定位板(4)等间距均匀分布,而且连接杆(3)朝向围堰钢板(1)的一侧,与围堰钢板(1)的外壁紧密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桥梁水下施工用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型钢(5)设置为横置的“n”字型结构,且加固型钢(5)的“n”字型结构底部和朝向桥墩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501),加固型钢(5)底部的第一道滑槽(501)与L型定位板(4)上螺栓贯穿固定,并且第二道滑槽(501)与连接块(7)之间设置为贯穿的滑动连接,而且连接块(7)设置为“T”字型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桥梁水下施工用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型钢(5)上的两道滑槽(501)之间相互平行设置,且与连接块(7)滑动连接的滑槽(501)之内贯穿设置有紧固件(502),并且连接块(7)和滑槽(501)之间通过该紧固件(502)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桥梁水下施工用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管(9)与定位框架(2)之间设置为同轴分布的固定连接,且定位框架(2)的底部边缘处位置设置有大于围堰钢板(1)边缘厚度的凸起,并且定位框架(2)的底部凸起结构与中空管(9)之间预留有大于围堰钢板(1)边缘厚度的孔隙。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桥梁水下施工用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管(9)内部设置有竖向平行分布的三道内腔结构,中部内腔的底部与左右两侧内腔的底部之间贯通,且中空管(9)的中部内腔结构中转动安装有丝杆(201),且丝杆(201)的上端与所述定位框架(2)外侧壁顶部转动安装的螺帽旋钮(...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