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T自取电超温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82311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5 22:3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CT自取电超温传感器,包括待测导体,还包括固定组件、测温组件和通讯主机,通讯主机固定在待测导体一侧,测温组件包括设置在待测导体上的壳体,壳体内安装有PCB板,PCB板上电连接有MCU无线模块和测温芯片,固定组件包括套接在待测导体上的限位合金片,限位合金片穿设壳体内,且限位合金片穿设在壳体内的一端缠绕有若干匝CT线圈,且CT线圈的与PCB板电连接,导线电流流过待测导体时,限位合金片产生磁场从而在CT线圈上产生微弱的电能,为PCB板提供电能,测温芯片能够实时监测待测导体的温度,并通过MCU无线模块将温度数据远程传输至监控系统,帮助运检人员及时发现故障隐患,有效避免事故扩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自取电超高温传感器,尤其是涉及一种ct自取电超温传感器。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输电线路、变压器、开关设备等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成为电力行业关注的重点,在电力设备的运行过程中,温度监测是保障设备安全、预防故障的重要手段之一,传统的温度监测技术通常依赖于有线电源或电池供电的温度传感器,但这种监测方式存在诸多局限性。

2、传统的有线电源供电方式需要复杂的布线工程,尤其是在高压输电线路等复杂环境中,不仅安装困难,而且维护成本高昂,其次电池供电的温度传感器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布线问题,但电池的使用寿命有限,需要定期更换,这不仅增加了维护工作量,还可能因电池老化或漏电等问题导致监测系统失效,影响设备运行安全。

3、现有的无源温度监测技术虽然在某些领域得到了应用,但其能量收集效率较低,难以满足长期稳定运行的需求,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导致监测数据的不连续性和不准确性,无法实时准确地反映设备温度变化,导致运维人员无法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隐患,从而可能引发设备损坏或大面积停电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CT自取电超温传感器,包括待测导体(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组件(1)、测温组件(2)和通讯主机(3),所述通讯主机(3)固定在待测导体(4)一侧,所述测温组件(2)包括设置在待测导体(4)上的壳体(21),所述壳体(21)内安装有PCB板(22),所述PCB板(22)上电连接有MCU无线模块(222)和测温芯片(221),所述固定组件(1)包括套接在待测导体(4)上的限位合金片(11),所述限位合金片(11)穿设壳体(21)内,且所述限位合金片(11)穿设在壳体(21)内的一端缠绕有若干匝CT线圈(24),且所述CT线圈(24)的与PCB板(22)电连接

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t自取电超温传感器,包括待测导体(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组件(1)、测温组件(2)和通讯主机(3),所述通讯主机(3)固定在待测导体(4)一侧,所述测温组件(2)包括设置在待测导体(4)上的壳体(21),所述壳体(21)内安装有pcb板(22),所述pcb板(22)上电连接有mcu无线模块(222)和测温芯片(221),所述固定组件(1)包括套接在待测导体(4)上的限位合金片(11),所述限位合金片(11)穿设壳体(21)内,且所述限位合金片(11)穿设在壳体(21)内的一端缠绕有若干匝ct线圈(24),且所述ct线圈(24)的与pcb板(22)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t自取电超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1)内还设置有与所述pcb板(22)电连接的臭氧模块(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t自取电超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1)包括设置在待测导体(4)上表面的固定板(12)和设置在待测导体(4)两侧的限位合金片(11),两个限位合金片(11)的顶部均滑动设置在固定板(12)的底部,所述固定板(12)内沿垂直于固定板(12)方向设置有贯穿的转轴(123),所述转轴(123)位于固定板(12)底部一端的端部上设置有触发臂(5),所述触发臂(5)位于两个限位合金片(11)之间,且所述触发臂(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限位合金片(11)顶部之间设置有两个衔接臂(6),触发臂(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衔接臂(6)的一端转动连接,两个衔接臂(6)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限位合金片(11)的顶部转动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荣陈刚高航任海涛刘一论陈庆攀何川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鲁高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