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摩托车风挡的,尤其是涉及一种风挡调节机构。
技术介绍
1、在摩托车的前上侧布置了挡风玻璃,用于有效防止在摩托车骑行期间骑手被强风挤压,具有挡风的效果,目前的挡风玻璃高度可以调节。
2、目前风挡调节机构采用滑槽配合螺栓松紧调节,且需要左右分别调节,在调节时操作不方便,存在风挡歪斜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简化风挡调节机构的结构,便于使用者实现对风挡的调节,本申请提供一种风挡调节机构。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风挡调节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风挡调节机构,包括挡风玻璃、风挡调节导轨、风挡调节支架、风挡调节衬套、复位件和第一连接螺栓,所述风挡调节导轨上端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垂直于风挡调节导轨的两侧槽壁处分别设有滑槽,所述风挡调节衬套个数与滑槽个数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风挡调节衬套滑动嵌于滑槽内,所述风挡调节支架的一端转动连接于风挡调节衬套,所述风挡调节支架的转动轴线平行于风挡调节支架的宽度方向,所述挡风玻璃连接于风挡调节支架远离风挡调节导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挡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挡风玻璃(3)、风挡调节导轨(1)、风挡调节支架(21)、风挡调节衬套(22)、复位件(23)和第一连接螺栓(24);所述风挡调节导轨(1)上端设有容纳槽(11);所述容纳槽(11)垂直于风挡调节导轨(1)的两侧槽壁处分别设有滑槽(12);所述风挡调节衬套(22)个数与滑槽(12)个数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风挡调节衬套(22)滑动嵌于滑槽(12)内;所述风挡调节支架(21)的一端转动连接于风挡调节衬套(22);所述风挡调节支架(21)的转动轴线平行于风挡调节支架(21)的宽度方向;所述挡风玻璃(3)连接于风挡调节支架(21)远离风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挡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挡风玻璃(3)、风挡调节导轨(1)、风挡调节支架(21)、风挡调节衬套(22)、复位件(23)和第一连接螺栓(24);所述风挡调节导轨(1)上端设有容纳槽(11);所述容纳槽(11)垂直于风挡调节导轨(1)的两侧槽壁处分别设有滑槽(12);所述风挡调节衬套(22)个数与滑槽(12)个数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风挡调节衬套(22)滑动嵌于滑槽(12)内;所述风挡调节支架(21)的一端转动连接于风挡调节衬套(22);所述风挡调节支架(21)的转动轴线平行于风挡调节支架(21)的宽度方向;所述挡风玻璃(3)连接于风挡调节支架(21)远离风挡调节导轨(1)的一侧;所述容纳槽(11)槽底连接有卡接座(13);所述卡接座(13)远离容纳槽(11)槽底的一侧设有若干齿槽(131);若干所述齿槽(131)沿调节衬套滑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风挡调节支架(21)靠近容纳槽(11)槽底的一侧连接有卡齿(211);所述卡齿(211)嵌于齿槽(131)内;所述容纳槽(11)槽底设有调节槽(14);所述第一连接螺栓(24)穿过调节槽(14)后与风挡调节支架(21)螺纹连接;所述复位件(23)连接于第一螺栓和风挡调节导轨(1)之间;所述复位件(23)使得卡齿(211)具有嵌入齿槽(131)的趋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挡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挡调节衬套(22)包括抵接部(222)和滑动部(221);所述滑动部(221)滑动嵌于滑槽(12)内;所述滑动部(221)外壁与滑槽(12)槽壁相贴合;所述抵接部(222)同轴连接于滑动部(221)外周;所述抵接部(222)沿滑动部(221)轴线方向的两侧表面分别与容纳槽(11)槽壁和风挡调节支架(21)侧壁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挡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震缓冲胶塞(4);所述减震缓冲胶塞(4)连接于风挡调节导轨(1)靠近风挡调节支架(21)的一侧;所述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华能,傅亚为,黄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莫里尼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