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动力部件的冷却结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82087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5 22:31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动力部件的冷却结构及车辆,本技术的车辆动力部件的冷却结构,包括设于车辆动力部件的壳体内的冷却流道;冷却流道包括设于壳体内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第一流道中流通有冷却液,第二流道中流通有油液;从壳体的横截面来看,第一流道沿壳体的周向布置,第二流道位于壳体的一侧;第一流道具有与第二流道进行热交换的换热段,换热段包括两个并行布置的支流道,第二流道位于两个支流道之间。本技术的车辆动力部件的冷却结构,可实现油冷在车辆动力部件的壳体上的集成与布置,不仅利于减少空间占用,以提升整车空间利用率,也能够使得油液和车辆动力部件的主体同时得到冷却,而具有良好的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动力部件的冷却结构,同时,本技术还涉及一种设有该车辆动力部件的冷却结构的车辆。


技术介绍

1、现有车辆的动力总成中,其大部分动力部件都需要用到油液冷却结构,且通常使用外挂式板翅箱型油冷器,例如外挂式油冷器与变速器壳体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二者通过布置在变速器壳体油口处的密封圈进行密封,具体来讲,变速器油液通过壳体油道进、出油冷器油腔,油冷器水腔通入整车冷却液,油腔油液通过油冷器铝制壳体与冷却液进行热交换,从而达到冷却变速器油液的目的。

2、然而,外挂式油冷器虽然散热效果较好,但由于内部结构复杂,变速器油液经过油冷器后压降增大,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此外,外挂式油冷器体积大,对整车布置空间要求较高,并且与变速器及整车接口均需进行密封,增加泄漏风险。为此,现有车辆的动力部件还存在油液压降大,影响工作效率,以及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不利于整车品质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车辆动力部件的冷却结构,其利于降低油液压降及提升空间利用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动力部件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动力部件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动力部件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动力部件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动力部件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动力部件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7.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动力部件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动力部件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动力部件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动力部件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顺李文良谭鑫马得朝杨培培李成志田浩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传动系统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