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光储直柔系统的控制方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580458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1 2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电气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光储直柔系统的控制方法和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建筑在预设时间内的电力负荷数据;获取所述预设时间内的光照气象数据;根据所述光照气象数据和所述电力负荷数据得到电力负荷预测曲线;基于所述电力负荷预测曲线,构建光储直柔系统并网处的直流母线电压与并网总功率的控制关系;基于所述控制关系,根据所述直流母线电压变化情况进行功率调节。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实时功率偏离预测最优负荷值比如拐点处时,光储直柔系统可自动调配接入直流母线的能源设备功率。根据设备柔性容量潜力完成系统功率响应,使得系统运行状态趋于经济最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电气,具体涉及一种光储直柔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技术介绍

1、“光储直柔”系统作为近年来新能源发电领域的研究热点,已逐步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融合新能源技术的建筑和配电场景中。所谓“光储直柔”,是指由光伏发电设备、储能装置、直流负荷以及交流柔性负荷等构成的直流配电系统。该类系统通常通过功率变换装置与传统骨干电网实现连接,从而在具备较强自组织运行能力的同时,还可作为电网的柔性负荷,为区域电网提供动态功率调节能力。在清洁能源高比例渗透的大背景下,光储直柔系统有助于改善原本由刚性负荷主导的传统电力系统的供需结构,实现更高的运行柔性与能效优化。

2、当前,为提升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光储直柔系统日益多地与高层建筑相结合,在满足建筑内部供需平衡的同时,有助于增强建筑群与区域电网之间的电能协调能力。在此类融合场景下,建筑配用电系统不再是单一的能源消耗体,而是通过光储直柔架构转变为灵活响应的能源枢纽。这一转变不仅涉及微网拓扑结构的重构及并网控制策略的优化,还带来了对系统内部用电设备控制精度、响应速度和调节能力的更高要求。>

3、然而,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储直柔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储直柔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电力负荷预测曲线为滚动时间窗内构建的短期预测曲线,所述电力负荷数据包括单位时间T内的电力负荷水平PT及nT历史时间段内的负荷曲线Pn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储直柔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中,构建光储直柔系统并网处的直流母线电压与并网总功率之间的下垂控制关系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储直柔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由第一下垂控制曲线与第二下垂控制曲线组成的电压-功率下垂控制曲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储直柔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储直柔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电力负荷预测曲线为滚动时间窗内构建的短期预测曲线,所述电力负荷数据包括单位时间t内的电力负荷水平pt及nt历史时间段内的负荷曲线pn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储直柔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中,构建光储直柔系统并网处的直流母线电压与并网总功率之间的下垂控制关系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储直柔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由第一下垂控制曲线与第二下垂控制曲线组成的电压-功率下垂控制曲线,其中所述第一下垂控制曲线适用于电压区间(u0,u1]、功率区间[p0,p1),其斜率为l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储直柔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拐点功率p1由下式确定:p1=u0×i0,其中i0为并网处的系统额定电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储直柔系统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振乾郑梓怡许波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