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流导向式插管鞘管及具有其的AI自动插管机器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580186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1 2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气流导向式插管鞘管及具有其的AI自动插管机器人系统。气流导向式插管鞘管包括万向导管和多个气流检测器,多个所述气流检测器均匀嵌装于所述万向导管的一端外表面四周。AI自动插管机器人系统包括插管机器人、计算机、自动胸外按压设备和气流导向式插管鞘管,所述自动胸外按压设备装于一个门型或拱形的支架上,所述自动胸外按压设备连接所述计算机,所述插管机器人通过PL控制器与所述计算机连接,所述插管机器人上设有第二摄像头,所述计算机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优点:能够实现自动辅助通气建立、视觉识别及气流引导、视觉识别及气流引导插管、AI大数据训练等功能,有效降低插管医生劳动强度并减少误插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气流导向式插管鞘管及具有其的ai自动插管机器人系统。


技术介绍

1、气管插管术是指将特制的气管导管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全麻手术、心肺复苏、急重症治疗过程中建立气道、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并防止误吸。

2、目前,气管插管只能采用人工操作,插管时,术者需托住患者下颌关节处防止舌根后坠阻塞气道,同时将患者头部向后旋转以暴露声门,在喉镜的配合下找到声门部位后,将气管插管导管缓慢插入患者气管中。插管过程中,术者需避免插管进入食道,否则可能出现返流、缺氧等状况,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插管时及插管前后,术者还需全程关注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缺氧状态等。整个过程劳动强度较大而且存在诸多风险。

3、基于此,需要研发一种具有自动建立气道、自动插管、能降低插管医生劳动强度,减少误插风险、并能通过ai大数据训练不断提高插管精准度和效率的自动插管机器人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流导向式插管系统,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流导向式插管鞘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万向导管(1)和多个气流检测器(2),多个所述气流检测器(2)均匀嵌装于所述万向导管(1)的一端外表面四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流导向式插管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导管(1)的一端设有第一摄像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流导向式插管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导管(1)包括导管本体(11),所述导管本体(11)的一端设为易弯折段,所述导管本体(11)的侧壁多个方向分别设有与所述气流检测器(2)一一对应地牵引通道,所述牵引通道中分别设有通电收缩金属丝(14),所述通电收缩金属丝(14)的一端与所述易弯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流导向式插管鞘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万向导管(1)和多个气流检测器(2),多个所述气流检测器(2)均匀嵌装于所述万向导管(1)的一端外表面四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流导向式插管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导管(1)的一端设有第一摄像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流导向式插管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导管(1)包括导管本体(11),所述导管本体(11)的一端设为易弯折段,所述导管本体(11)的侧壁多个方向分别设有与所述气流检测器(2)一一对应地牵引通道,所述牵引通道中分别设有通电收缩金属丝(14),所述通电收缩金属丝(14)的一端与所述易弯折段的对应侧连接,所述通电收缩金属丝(14)的另一端与所述导管本体(1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气流检测器(2)嵌设于所述易弯折段表面,所述通电收缩金属丝(14)的两端分别连接导线,且导线经所述导管本体(11)内部延伸,并经所述导管本体(11)的另一端穿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流导向式插管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易弯折段为硅胶管段,所述硅胶管段侧壁中设有螺旋的形变丝(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流导向式插管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检测器(2)设有四个,相应的所述通电收缩金属丝(14)设有四根,且四个所述气流检测器(2)与四根所述通电收缩金属丝(14)一一对应地设置于所述万向导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