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光纤阵列的智能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79327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1 20:05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光纤阵列的智能检测方法,包括步骤:切换光纤阵列的多偏振态光源输入,并同步采集各光纤的输出偏振态参数;基于偏振基准值计算输出偏振态参数的偏离值,当偏离值大于自适应阈值时,标记该光纤阵列关联区域为异常区域;识别异常区域的偏振态变化模式,并对异常位置进行定位;通过损伤置信度评分模型生成损伤检测报告;本申请通过多偏振态光源的切换与同步采集,实现对光纤阵列全域偏振态的动态监测,捕捉单偏振态检测易遗漏的微弱信号变化;通过偏振偏离值与自适应阈值的比对实现异常区域的自动标记以及偏振态变化模式的智能识别与匹配,实现损伤类型的自动分类,具有提升基于光纤阵列的检测精度和可靠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光纤,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光纤阵列的智能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1、光纤传感检测技术是结构健康监测领域的重要分支,其核心是利用光纤作为传感媒介来检测结构的形变、损伤和环境变化。近年来,随着航空航天、能源电力、土木工程等领域对结构安全监测要求的不断提高,光纤传感技术因其抗电磁干扰、耐腐蚀、可实现分布式测量等独特优势,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当前结构健康监测领域广泛采用的光纤检测技术存在以下缺陷:首先,现有的光纤检测系统多采用固定偏振态光源或单一波长检测,无法通过多偏振态激励获取完整的偏振响应特征矩阵,导致应变、腐蚀等不同损伤类型在偏振域的特征差异被掩盖;其次,现有系统普遍采用固定阈值进行损伤判断,无法根据环境噪声强度动态调整检测灵敏度,导致强干扰下漏检微弱损伤信号,而低噪声工况下又易产生虚警,同时还缺乏对偏振参数的多维度解析能力,最终仅能提供“有/无损伤”的二元判断,使得运维人员既难以评估损伤的置信程度,也无法针对不同损伤类型制定差异化维护策略。

3、上述的缺陷共同制约了光纤检测技术在复杂工业场景中的实际应用可靠性。...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光纤阵列的智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纤阵列的智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控制终端以预设置的切换模式切换光纤阵列的多偏振态光源输入,并同步采集光纤阵列中各光纤的输出偏振态参数的步骤,包括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光纤阵列的智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采集终端同步采集光纤阵列中各光纤通道的斯托克斯参数,所述斯托克斯参数包括光强和偏振分量的步骤,包括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光纤阵列的智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设置的偏振基准值计算输出偏振态参数的综合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光纤阵列的智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纤阵列的智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控制终端以预设置的切换模式切换光纤阵列的多偏振态光源输入,并同步采集光纤阵列中各光纤的输出偏振态参数的步骤,包括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光纤阵列的智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采集终端同步采集光纤阵列中各光纤通道的斯托克斯参数,所述斯托克斯参数包括光强和偏振分量的步骤,包括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光纤阵列的智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设置的偏振基准值计算输出偏振态参数的综合偏离值,当综合偏离值大于自适应阈值时,标记该光纤的关联区域为异常区域的步骤,包括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光纤阵列的智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异常区域的偏振态变化模式,并基于该偏振态变化模式对应的定位规则对异常区域的异常位置进行定位的步骤,包括步骤: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培然林子涵刘智超李鑫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