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579314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1 20:0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系统,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系统包括移动组件、焊接组件和搬运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一移动台和第一吸附机构,所述第一吸附机构能够将电池片吸附于所述第一移动台上,所述搬运组件包括第二移动台和第二吸附机构,所述第二吸附机构能够将焊接完的电池串从所述第一移动台吸取于所述第二移动台上,所述第二移动台能够将所述电池串从所述第一移动台移出。采用本技术,能够使电池持续保持平整,避免产生翘曲而且无需反复矫直,避免焊带产生折弯,能够提高电池的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1、bc(back contact)电池,即背接触电池,是当前各类背接触结构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泛称,其发射区电极和基区电极都位于背面,因此可以消除正面栅线的遮光损失,提升电池效率,被认为是未来晶硅电池的主流产品。由于bc电池正负极位于同一侧,因此对bc电池进行焊接时,只需要对电池的一侧进行焊接,但由于热量集中于电池的一侧,会对该侧产生较大的热应力,因此在焊接后,bc电池容易产生翘曲。翘曲后的电池板在后续定位、摆板、汇流条焊接、转移、层压等工艺过程中容易产生对位不准、焊点脱落、电池移位等风险,而且大部分现有电池生产线都采用传送带对电池进行工位转移,完成串焊后的电池串两端的焊带在经过传送带的接驳处时,容易产生折弯,从而影响电池的良率。尽管现有部分电池生产线通过增加压板、压网的结构来对电池片进行矫直,但是这种矫直方法无法保证电池片保持全程平整,在转移工位之后或者在不同的传送带进行输送之后,还需要反复对电池片进行矫直,而电池片的反复弯折会增大隐裂、产生碎片的风险,从而影响电池的良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组件、焊接组件和搬运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机构包括第一吸孔,所述第一吸孔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台上,所述第一吸孔用于将所述电池吸附于所述第一移动台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机构还包括第一通道与负压发生件,所述负压发生件通过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一吸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吸附面和第一轨道,所述第一吸附面设于所述第一移动台的上表面,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组件、焊接组件和搬运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机构包括第一吸孔,所述第一吸孔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台上,所述第一吸孔用于将所述电池吸附于所述第一移动台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机构还包括第一通道与负压发生件,所述负压发生件通过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一吸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吸附面和第一轨道,所述第一吸附面设于所述第一移动台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吸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吸附面上,所述第一移动台能够沿着所述第一轨道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台包括第二吸附面,所述第二吸附机构包括第二吸孔,所述第二吸孔设置于所述第二吸附面上,所述第二吸孔能够将所述电池串吸附于所述第二吸附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附机构还包括第二通道和负压系统,所述负压系统通过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二吸孔连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启程许凤新邹奔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