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钴锰酸锂系正极片中金属的回收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578165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1 1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镍钴锰酸锂系正极片中金属的回收方法及应用。该回收方法包括:将从废旧电池上拆解下来的镍钴锰酸锂系正极片破碎后筛选得正极粉料;将正极粉料和过硫酸铵混合后于500℃以下进行煅烧,将煅烧后的固体产物溶于水中得浸出液,将煅烧后生成的氨气进行收集;将浓度为25~35wt.%的氨水溶液加入到浸出液中混合并采用硫酸控制pH值为3.5~4.5一定时间后得第一混合液,将第一混合液于低温下结晶,再固液分离得含镍、钴的复盐结晶和含锂、锰的第二混合液;于含锂、锰的第二混合液中加入硫化铵以获得硫化锰沉淀和含锂溶液,将含锂溶液蒸发以获得硫酸锂和氨气。此回收方法将反应产物循环利用,不存在废液处理问题,通过低温煅烧与水浸可获得浸出液,其能耗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的回收与利用,尤其涉及正极材料的回收利用,更加涉及镍钴锰酸锂系正极片中金属的回收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车的快速产业化,其销量将突飞猛进,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保有量也将会随之呈几何级数增长。与此同时,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环境污染问题和合理资源化回收利用的问题成为当前业界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难题。该问题的解决不仅有利于环境的保护,更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目前,废旧锂离子电池中主要回收的物质为负极集流体(常见为铜箔)、正极集流体(常见为铝箔)、正极活性材料及负极活性材料。其中,正极活性材料的回收主要有湿法工艺和火法工艺两种。

3、湿法工艺是利用液体介质而进行金属离子的分离,其工艺的条件温和、能耗小,主要包括预处理、浸出、回收等环节。浸出目的是将镍钴锰酸锂系正极材料中有价金属转移到浸出液中,而利于后续沉淀、提纯工艺。废旧锂离子电池镍钴锰酸锂系正极材料的湿法浸出主要是酸浸方案,无机酸(硫酸、盐酸或硝酸)+双氧水作为最常见的浸出体系。无机酸+双氧水组合可以较好的浸出正极材料,但无机酸存在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镍钴锰酸锂系正极片中金属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钴锰酸锂系正极片中金属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镍钴锰酸锂系正极片包括正极活性材料、粘结剂和导电剂,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化学式为LiNixCoyMnzM(1-x-y-z)O2,其中,M为Mg、Cu、Zn、Al、Sn、B、Ga、Cr、Sr、V和Ti中的至少一种,0<x<1,0<y<1,0<z<1,x+y+z≤1,所述粘结剂包括PVDF,所述导电剂包括导电炭黑、导电石墨、碳纤维、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钴锰酸...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镍钴锰酸锂系正极片中金属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钴锰酸锂系正极片中金属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镍钴锰酸锂系正极片包括正极活性材料、粘结剂和导电剂,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化学式为linixcoymnzm(1-x-y-z)o2,其中,m为mg、cu、zn、al、sn、b、ga、cr、sr、v和ti中的至少一种,0<x<1,0<y<1,0<z<1,x+y+z≤1,所述粘结剂包括pvdf,所述导电剂包括导电炭黑、导电石墨、碳纤维、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钴锰酸锂系正极片中金属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镍钴锰酸锂系正极片采用机械破碎至粒径为0.15~0.30mm,采用筛网与震动搅拌器耦合进行所述筛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钴锰酸锂系正极片中金属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粉料的粒径为70~90μm,所述正极粉料和所述过硫酸铵的摩尔比为1:1.0~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浩洪林梓泉袁庆华赵悠曼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创明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