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乳化高通量微流控芯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77730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1 19:55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乳化高通量微流控芯片,包括基板、中间层和盖板。本技术选择不对基板进行加工,而是将主要的微流道加工在中间层两侧,并在盖板上进行打孔方便通入流体。中间层一侧设计了多个基于流动聚焦技术的液滴生成单元,从而实现第一次生成液滴,在另一侧则设计了基于界面张力的阶梯式生成液滴结构,从而实现第二次生成液滴。芯片两侧的结构通过通孔连接。制备方法包括进行光刻形成模具、使用模具制备中间层并在中间层的两侧形成所需的微流道、在盖板上打孔、最后将基板、中间层和盖板进行键和。本技术通过流道和结构设计,可实现快速大量双乳化液滴制备,提高了生产效率,适用于药物传递和生物学研究等多种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微流控,具体涉及一种双乳化高通量微流控芯片


技术介绍

1、双乳化技术,亦称为多重乳化技术,是一种在乳液内形成另一种乳液的技术。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其核心在于形成复杂的乳化体系,如水包油包水(w/o/w)和油包水包油(o/w/o)。双乳化体系通过两个乳化步骤来实现,其中一次乳化生成初级乳滴,二次乳化再将这些初级乳滴包裹在次级乳滴中,从而形成多重结构的乳液。

2、传统的双乳化方法主要依赖于高速搅拌和相转化技术。高速搅拌法通过使用高剪切力设备,如均质机或超声波处理器,将两种不互溶的液体混合并形成乳液。相转化法则是通过改变体系的温度或组成,使原本稳定的乳液发生相转变,从而形成多重乳液。然而,这些方法往往难以精确控制液滴的大小和分布,且生产效率较低。此外,高强度的机械作用可能会破坏一些敏感性物质,如蛋白质或某些药物分子。

3、近年来,微流控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双乳化技术带来了新的机遇。微流控技术是一种在微米尺度下操控和处理流体的技术,它可以通过设计精密的流道结构和控制流体流速,实现液滴的精准生成和高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乳化高通量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中间层和盖板,所述中间层安装在所述基板和盖板之间,所述中间层设置有微流道,用于液滴的生成和输送;所述中间层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基于流动聚焦技术的液滴生成单元,用于实现第一次液滴的生成;所述中间层的另一侧设置有基于界面张力的阶梯式液滴生成结构,用于实现第二次液滴的生成,形成双乳化液滴;将全部数量的阶梯式结构流道均分成两部分,并设置两个分散相入口和双乳化液滴出口;所述中间层两侧的结构通过通孔连接,用于液滴从一侧流动到另一侧进行双乳化处理;所述基板不进行加工,所有的微流道加工在中间层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乳化高通量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乳化高通量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中间层和盖板,所述中间层安装在所述基板和盖板之间,所述中间层设置有微流道,用于液滴的生成和输送;所述中间层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基于流动聚焦技术的液滴生成单元,用于实现第一次液滴的生成;所述中间层的另一侧设置有基于界面张力的阶梯式液滴生成结构,用于实现第二次液滴的生成,形成双乳化液滴;将全部数量的阶梯式结构流道均分成两部分,并设置两个分散相入口和双乳化液滴出口;所述中间层两侧的结构通过通孔连接,用于液滴从一侧流动到另一侧进行双乳化处理;所述基板不进行加工,所有的微流道加工在中间层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乳化高通量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直径略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清正杨卫民杨烁范一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化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