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具体涉及一种新建管廊下穿对接既有干线管廊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不断推进,既有管廊与新建管廊之间的空间交叉或衔接问题日益突出。既有管廊与新建管廊衔接是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管廊连接时无法保证连接时的可靠性,容易对既有管廊结构造成破坏,如何在保证既有管廊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实现新建管廊的高效、安全施工,已成为当前管廊建设领域面临的重要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新建管廊连接既有管廊时无法确保既有管廊结构的稳定性及其安全运行,实现新建管廊的高效、安全施工,提供一种新建管廊下穿对接既有干线管廊结构。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新建管廊下穿对接既有干线管廊结构,包括:
4、端承摩擦桩,端承摩擦桩位于既有管廊四周;
5、悬吊主梁,悬吊主梁位于端承摩擦桩顶部且与既有管廊侧边平行;
6、悬吊次梁,悬吊次梁设置在相邻端承摩擦桩之间;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建管廊下穿对接既有干线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建管廊下穿对接既有干线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建管廊(7)基坑的外侧采用注浆加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建管廊下穿对接既有干线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建管廊(7)采用基坑开挖支护,所述新建管廊(7)基坑的开挖支护包括多个钢格栅(8)和多个锁脚锚杆(9),所述钢格栅(8)竖向间距连接,通过锁脚锚杆(9)将钢格栅(8)固定在新建管廊(7)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建管廊下穿对接既有干线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格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建管廊下穿对接既有干线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建管廊下穿对接既有干线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建管廊(7)基坑的外侧采用注浆加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建管廊下穿对接既有干线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建管廊(7)采用基坑开挖支护,所述新建管廊(7)基坑的开挖支护包括多个钢格栅(8)和多个锁脚锚杆(9),所述钢格栅(8)竖向间距连接,通过锁脚锚杆(9)将钢格栅(8)固定在新建管廊(7)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建管廊下穿对接既有干线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格栅(8)内外两侧均匀铺设钢筋网片,形成内外双层网片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建管廊下穿对接既有干线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吊次梁(2)包括多个悬吊拉杆(4)、第一托梁(6)、第二托梁(12)、钢垫片(10)和螺母(11),其中,第一托梁(6)固定在既有管廊(5)内部,第二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相庆,刘劲辉,邓锋,欧华,杜柱柱,王永祥,李海洋,杨建强,孟恒通,万相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