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板式分配器、换热器组件及制冷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76699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08 21:56
本技术提供一种隔板式分配器、换热器组件及制冷设备,隔板式分配器包括本体、隔板以及流道形成件。本体上形成有进液管装配孔、多个出液孔以及连通两者的容置腔。隔板设置于本体的容置腔内以将容置腔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隔板上形成有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多个隔板孔,多个隔板孔围绕本体轴线呈环形分布于进液管装配孔在隔板上的投影区域外周。流道形成件设置于第二腔体内且位于多个出液孔的内周,流道形成件为从本体出液端内底壁向隔板所在方向凸起延伸并围绕本体轴线旋转所形成的回转件,流道形成件和第二腔体内壁之间围设成连通隔板孔和多个出液孔的环形流道,且流道形成件的横截面随其延伸方向基本不变或逐渐减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冷剂分配,且特别涉及一种隔板式分配器、换热器组件及制冷设备


技术介绍

1、在制冷系统中,分配器是连接在热力膨胀阀出口端和多支路蒸发器之间,用于将热力膨胀阀节流后的制冷剂均匀分配至蒸发器多个支路内的一种装置。性能优异的分配器可有效提高蒸发器性能,但其性能恶化亦会严重影响蒸发器性能,有文献表明分配器性能恶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会远远大于增加换热器流程带来的正面影响。

2、插孔式分配器因其结构简单、成本低而被广泛应用于现有制冷系统。然而,由于插孔式分配器具有膨大的混合腔,两相制冷剂经进液管进入膨大的混合腔后速度下降,液相制冷剂的惯性力不足以克服其受到的重力,气液两相逐渐分离,部分液态制冷剂沿分配器本体内壁回流至混合腔底部而难以分配至出液侧,进而严重影响制冷剂分配均匀性。同时,这也是插孔式分配器受安装角度影响最为严重的主要原因。

3、为改善插孔式分配器的分配性能,有人提出在混合腔内增设筛孔式的混合隔板或具有喷嘴的隔离件,希望自进液管流入的制冷剂能在混合隔板的阻隔下在靠近进液测的型腔内进行一次混合,并提升进液侧压力来使制冷剂能均匀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板式分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板式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形成件为横截面随其延伸方向基本不变的隔套,所述隔套的上端抵接于多个隔板孔内周的隔板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板式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套的外壁至出液孔内边缘的径向间距L满足:L≤4mm;出液孔的内边缘指的是:多个出液孔所在的本体出液端上,出液孔中心和本体中心的连线与出液孔边缘的相交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板式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形成件的横截面随其延伸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流道形成件的延伸顶端至隔板下游表面的垂直距离H1满足:1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板式分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板式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形成件为横截面随其延伸方向基本不变的隔套,所述隔套的上端抵接于多个隔板孔内周的隔板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板式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套的外壁至出液孔内边缘的径向间距l满足:l≤4mm;出液孔的内边缘指的是:多个出液孔所在的本体出液端上,出液孔中心和本体中心的连线与出液孔边缘的相交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板式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形成件的横截面随其延伸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流道形成件的延伸顶端至隔板下游表面的垂直距离h1满足:1mm≤h1≤2h0/3,h0为第二腔体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板式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形成件的延伸顶端呈一平面;或者,所述流道形成件的延伸顶端呈圆弧曲面且所述圆弧曲面的曲率半径r满足:0.5mm≤r≤5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板式分配器,其特征在于,在过本体轴线的流道形成件纵截面上,所述流道形成件的两侧母线延长线所形成的夹角γ满足:20°≤γ≤1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板式分配器,其特征在于,多个隔板孔以一环形列的形式等间隔分布于隔板,隔板孔的数量与出液孔的数量相同且每一个隔板孔基本同轴于对应的出液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板式分配器,其特征在于,多个隔板孔以多个环形列的形式分布于隔板,每一环形列上均等间隔分布有数量相同的多个隔板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攀
申请(专利权)人:含山瑞可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