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支架,具体为一种紧凑型低压分布式光伏发电站。
技术介绍
1、光伏发电是一种将光能转换成电能的发电方式,我国西北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使用光伏发电较多,低压分布式光伏发电站,是指在用户场地附近建设,运行方式以用户侧自发自用、多余电量上网,且在配电系统平衡调节为特征的光伏发电设施。
2、现有的低压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多裸露安装于居民楼或者厂房的顶部,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光电转换过程,在对每个调整角度后的光伏支架均需要使用膨胀螺丝或者通过浇筑与屋顶结合的水泥基座分别固定,为了后期能够对每块光伏板进行检修,需要对相邻的两块光伏板之间留设检修距离,由于固定后的光伏支架的位置无法移动,存在一个光伏板在阳光照射下出现阴影并对另一个光伏板的表面造成遮挡的情况,无法在提高屋顶位置光伏发电站装机容量的同时保证每块光伏板的光电转换率。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已存在较好的解决方案,如专利号为:cn214851042u的一种可移动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回字型支架结构,通过设置的基础和支撑组件,可以在不损坏屋面的情况下灵活布置光伏板的安装位置并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紧凑型低压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包括基座(1)、U形架(2)、安装架(3)和光伏板(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5)、电机(6)、翻转组件(7)、调节组件(8)、导流盒(9)和挡板(10),所述安装架(3)的右端设置有转杆一(31)并通过转杆一(31)连接有连接架(32),所述连接架(32)的右端设置有转杆二(33)并通过转杆二(33)与U形架(2)连接,所述支架(5)设置于基座(1)上,所述电机(6)设置于支架(5)上,所述翻转组件(7)设置于支架(5)内部,电机(6)的输出端正向转动时所述翻转组件(7)通过转杆一(31)驱动安装架(3)以转杆一(31)为转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紧凑型低压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包括基座(1)、u形架(2)、安装架(3)和光伏板(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5)、电机(6)、翻转组件(7)、调节组件(8)、导流盒(9)和挡板(10),所述安装架(3)的右端设置有转杆一(31)并通过转杆一(31)连接有连接架(32),所述连接架(32)的右端设置有转杆二(33)并通过转杆二(33)与u形架(2)连接,所述支架(5)设置于基座(1)上,所述电机(6)设置于支架(5)上,所述翻转组件(7)设置于支架(5)内部,电机(6)的输出端正向转动时所述翻转组件(7)通过转杆一(31)驱动安装架(3)以转杆一(31)为转轴转动,所述安装架(3)的左端设置有连接杆一(34),所述调节组件(8)设置于连接杆一(34)的左端,电机(6)的输出端反向转动时所述调节组件(8)通过连接杆一(34)调整安装架(3)与基座(1)之间的水平角度,所述导流盒(9)设置于基座(1)上且位于安装架(3)的下方,所述挡板(10)设置于导流盒(9)的一侧并与调节组件(8)连接,安装架(3)围绕转杆二(33)正转或反转时所述调节组件(8)通过挡板(10)减小或增加对导流盒(9)的遮挡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凑型低压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7)包括驱动杆(71)、凸轮(72)、驱动齿条(73)、驱动轮(74)、锥齿轮一(75)、锥齿轮二(76)、防护套(77)和风速传感器(78),所述驱动杆(71)设置于支架(5)内部且左端与电机(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凸轮(72)设置于驱动杆(71)的右端且表面开设有驱动槽(721),所述驱动齿条(73)设置于凸轮(72)的正上方且下端通过驱动槽(721)与凸轮(72)滑动连接,所述驱动轮(74)套设于转杆二(33)上且外壁环绕开设有齿槽(741),所述驱动齿条(73)与齿槽(741)啮合连接,所述转杆一(31)的右端贯穿连接架(32)并与锥齿轮一(75)连接,所述锥齿轮二(76)套设于转杆二(33)上并与锥齿轮一(75)啮合连接,所述防护套(77)设置于转杆一(31)和转杆二(33)上,所述驱动齿条(73)与防护套(77)的底部活动套接,所述风速传感器(78)设置于防护套(77)的顶部并与电机(6)配合连接,光伏板(4)正常工作时所述防护套(77)的顶部与光伏板(4)的表面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紧凑型低压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8)包括往复丝杆(81)、滑块(82)、连接杆二(83)、支撑件(84)、支撑板(85)和连接杆三(86),所述往复丝杆(81)套设于驱动杆(71)上,所述滑块(82)螺纹套设于往复丝...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