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掌子面主动支护加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74632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08 2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加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掌子面主动支护加固方法。该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应变硬化特性的地层围岩中开挖隧道;隧道开挖后,实时监测围岩的稳定性参数;对隧道掌子面施加钢筋网,所述钢筋网的边缘与隧道掌子面的边缘连接;通过集线器收紧钢筋网至完全绷紧,使所述钢筋网对隧道掌子面主动施加压力;待所述围岩达到自稳状态后,拆除钢筋网,进行下一循环的开挖作业。该加固方法通过收紧钢筋网对掌子面主动施加压力,使得发生破裂的岩体在竖向荷载和主动压力的共同作用下被重新压实,实现破裂岩体的自愈合,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稳定。该加固方法最大化的利用围岩自身的承载能力,可减少掌子面支护作业,节约支护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加固,具体涉及一种隧道掌子面主动支护加固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当前的隧道建设中,隧道开挖后的支护措施是保障隧道临时稳定性和后续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其中针对隧道掌子面的支护加固是确保开挖隧道整体稳定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大跨度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由于其地质条件复杂,岩层相互作用强烈,岩土体强度较低,使得掌子面极易因纵向挤出压力的作用而发生挤出变形,进而引起隧道围岩失稳,对隧道整体的施工安全产生极大威胁。

2、为了控制这种变形,施工中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对隧道掌子面进行加固约束,削弱掌子面的挤出变形,以维持隧道整体的安全稳定。现有的挤出变形控制方法主要是通过预留核心土、改变掌子面的形状和掌子面喷射混凝土等来对隧道掌子面进行约束加固,具体控制方法参照申请号为202411457334.1以及202410937091.5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针对大跨度的软弱围岩隧道还往往需要多种方式组合,工序复杂,施工周期长,物资消耗大,且对岩土体本身的工程性质利用率低,无法更好地发挥岩土体的自稳能力,因而总结研究出一种方便、高效的隧道掌子面支护方法十分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掌子面主动支护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掌子面主动支护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网通过初期支护锚杆固定在隧道掌子面上,所述初期支护锚杆的一端嵌入隧道掌子面,另一端与钢筋网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掌子面主动支护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期支护锚杆的另一端连接限位件,所述钢筋网通过限位件与初期支护锚杆可拆卸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掌子面主动支护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网包括主钢筋和副钢筋,所述主钢筋呈放射状设置,所述副钢筋呈环状与主钢筋连接。>

5.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掌子面主动支护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掌子面主动支护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网通过初期支护锚杆固定在隧道掌子面上,所述初期支护锚杆的一端嵌入隧道掌子面,另一端与钢筋网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掌子面主动支护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期支护锚杆的另一端连接限位件,所述钢筋网通过限位件与初期支护锚杆可拆卸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掌子面主动支护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网包括主钢筋和副钢筋,所述主钢筋呈放射状设置,所述副钢筋呈环状与主钢筋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掌子面主动支护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钢筋穿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铭宁茂权张俊儒晋学辉江建锋陈开城
申请(专利权)人:海峡福建交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