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分解活性的蛋白质和分解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74500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08 2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由在序列号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中导入了选自由以下的[1]~[7]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改造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蛋白质等。[1]将第103位的氨基酸残基置换为赖氨酸残基的改造、[2]将第76位的氨基酸残基置换为半胱氨酸残基的改造、[3]将第144位的氨基酸残基置换为半胱氨酸残基的改造、[4]将第134位的氨基酸残基置换为甘氨酸残基的改造、[5]将第222位的氨基酸残基置换为甲硫氨酸残基的改造、[6]将第73位的氨基酸残基置换为谷氨酰胺残基的改造、[7]将第203位的氨基酸残基置换为苏氨酸残基的改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分解活性的蛋白质、编码该蛋白质的dna、用该dna转化宿主细胞得到的转化体、分解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方法、以及制造对苯二甲酸和对苯二甲酸单羟基乙酯中的至少一者的方法。


技术介绍

1、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下也称为“pet”。)被用于饮料瓶、纤维、包装材料等多方面,但由于在环境中不分解而存在污染环境的问题,因此需要pet再循环技术。pet再循环技术中,化学再循环无法充分去除杂质,因此存在分解后的pet的用途受到限制的问题。另一方面,化学再循环由于能够使pet以单体单元形式分解和再聚合,因此容易除去杂质,另外作为可持续的再循环技术而受到关注。

2、化学再循环中,使用酶的pet分解法从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的观点以及不使用有机溶剂的观点等出发,可以说是环境友好型的再循环方法。作为pet分解酶,已发现了来自大阪堺菌(ideonella sakaiensis)的petase(专利文献1)、来自褐色嗜热裂孢菌(thermobifida fusca)的角质酶(专利文献2)等。另外,据报道来自枯叶堆肥宏基因组的lc-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蛋白质,其由在序列号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中导入了选自由以下的[1]~[7]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改造的氨基酸序列构成,

2.一种蛋白质,其由在相对于序列号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1~20个氨基酸残基的缺失、置换、插入和添加中的至少一种构成的改造的突变蛋白(B)的氨基酸序列中导入了选自由以下的[1´]~[7´]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改造的氨基酸序列构成、且与所述突变蛋白(B)相比具有更高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分解活性,

3.一种蛋白质,其由在与序列号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80%以上的一致性的同源蛋白(C)的氨基酸序列中导入了选自由以下的[1´´]~[7´´...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蛋白质,其由在序列号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中导入了选自由以下的[1]~[7]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改造的氨基酸序列构成,

2.一种蛋白质,其由在相对于序列号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1~20个氨基酸残基的缺失、置换、插入和添加中的至少一种构成的改造的突变蛋白(b)的氨基酸序列中导入了选自由以下的[1´]~[7´]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改造的氨基酸序列构成、且与所述突变蛋白(b)相比具有更高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分解活性,

3.一种蛋白质,其由在与序列号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80%以上的一致性的同源蛋白(c)的氨基酸序列中导入了选自由以下的[1´´]~[7´´]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改造的氨基酸序列构成、且与所述同源蛋白(c)相比具有更高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分解活性,

4.一种dna,其编码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蛋白质。

5.一种重组体dna,其含有权利要求4所述的dna。

6.一种转化体,其是用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崎隆山崎史
申请(专利权)人:麒麟控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