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车窗的复合色液晶高分子放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74157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08 2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放射膜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车窗的复合色液晶高分子放射膜,包括以下质量组分的原料:液晶分子,5‑30份,可聚合单体,30‑60份,引发剂,0.5‑5份,间隔梨子0.5‑8份,高分子网络骨架,所述高分子网络骨架包括明胶蛋白薄膜、生物医学高分子材料包裹的放射性二氧化硅微球任一一种;胶蛋白薄膜作为高分子网络骨架,通过蛋白上的酪氨酸残基与碘131实现碘标记,酪氨酸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比例约为2%。通过增加高分子网络骨架与放射膜之间配比的比例,进而为液晶分子提供支撑和稳定的结构框架,同时也影响着整个材料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可用于汽车车窗、车身等部位,起到隔热降温、节能保温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放射膜,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窗的复合色液晶高分子放射膜


技术介绍

1、复合色液晶高分子放射膜是一种结合了液晶材料与高分子材料特性,并具备特定放射功能与复合色彩变化特性的功能性薄膜;具有独特的光学和物理特性,能够在不同条件下改变分子排列,从而影响光的传播和反射等行为。例如,胆甾相液晶等手性液晶材料可选择性地反射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并能响应多种环境刺激变化呈现结构色动态变化。

2、目前,复合色液晶高分子放射膜因制备的过程中因多个步骤且需要精准的条件得以控制,增加制备的难度以及增加成本,难以大规模生产,同时与传统的高强度工程材料相比,复合色液晶高分子放射膜的机械性能可能仍不够理想,在承受较大外力或长期应力作用时,可能会出现破裂、变形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窗的复合色液晶高分子放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组分的原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窗的复合色液晶高分子放射膜,其特征在于:准备上述原料后,还包括以下步骤,S1、预聚物混合,将液晶分子、可聚合单体、引发剂和间隔粒子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到容器中,使用搅拌设备在一定的温度和转速下进行充分混合,使各组分均匀分散,形成均一的混合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车窗的复合色液晶高分子放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使用磁力搅拌器或机械搅拌器任一一种,初始阶段为使各成分初步分散,搅拌速度可控制在200-500转/rpm。随着混合进行,为强化分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窗的复合色液晶高分子放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组分的原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窗的复合色液晶高分子放射膜,其特征在于:准备上述原料后,还包括以下步骤,s1、预聚物混合,将液晶分子、可聚合单体、引发剂和间隔粒子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到容器中,使用搅拌设备在一定的温度和转速下进行充分混合,使各组分均匀分散,形成均一的混合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车窗的复合色液晶高分子放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使用磁力搅拌器或机械搅拌器任一一种,初始阶段为使各成分初步分散,搅拌速度可控制在200-500转/rpm。随着混合进行,为强化分散效果,速度可提升至500-1000rpm,混合时间在30-60分钟。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车窗的复合色液晶高分子放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选择烘箱或者热压机任意一种,根据膜的尺寸和生产规模,选择具有相应空间和控温精度的设备,将含有液晶分子、可聚合单体、引发剂和间隔粒子的混合预聚物,小心转移至合适的模具或承载基板上,制备薄膜时,可将预聚物均匀涂布在平整的玻璃或金属基板上,注意控制涂布厚度,确保均匀性然后将基板放入加热设备中,注意避免晃动,防止预聚物分布不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车窗的复合色液晶高分子放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依据预聚物中可聚合单体和引发剂的特性设定加热温度和时间,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的丙烯酸酯类单体体系,加热温度设定在80-120℃,初始升温阶段可适当加快速度,接近设定温度时减缓升温速率,升温时间通常在10-30分钟,达到设定温度后,保温时间为30分钟到2小时,以使聚合反应充分进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车窗的复合色液晶高分子放射膜,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文蔡海元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恒华粘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