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口服耐酸型益生菌DNA微胶囊马达、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572920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04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和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口服耐酸型益生菌DNA微胶囊马达、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微流控技术生成液滴,在NO裂解交联剂和CO气体供体羰基锰存在下,对甲基丙烯酰化透明质酸和5'端丙烯酰胺基修饰的富含腺嘌呤(A)/富含胞嘧啶(C)的DNA序列进行光交联,将其制备成为益生菌DNA微胶囊马达。口服后,富含A和富含C的DNA序列分别在胃和十二指肠中形成稳定的A‑motif和i‑motif结构,使微胶囊马达体积收缩以保护益生菌活性。到达结肠时,A‑motif和i‑motif解离,微胶囊体积恢复,其内部羰基锰与肠炎部位的高浓度活性氧反应生成CO气体,驱动微胶囊向炎症部位趋化。肠炎部位NO触发微胶囊解体,释放益生菌,重塑肠道菌群稳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安全的益生菌递送系统,能够用于高效的炎症性肠病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和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口服耐酸型益生菌dna微胶囊马达、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病理特征包括肠道菌群失衡、免疫稳态失调和肠道上皮屏障功能障碍,它们相互关联并共同导致炎症性肠病病情加重。口服用益生菌是一类生物治疗药物,其通过改变微生物稳态的组成、产生抗菌代谢物和调节免疫反应对健康产生有益作用,已迅速被认可为炎症性肠病的有效治疗方式。然而,口服用益生菌本质上易受胃肠道酸性环境的影响,且在肠道内缺乏位点特异性,导致其生物利用度降低,在炎症部位的定植有限,最终损害其治疗效果。因此为了提高益生菌的耐酸性,已经建立了各种封装策略,以在益生菌和胃肠道的不利条件之间建立物理屏障。其中将益生菌封装在中等交联度的聚合物基质制成的微球为益生菌提供了天然的细胞外聚合物(eps)类环境,以维持益生菌的生物活性和增殖,以及生物功能化的可能性。然而,到目前为止,现有的聚合物益生菌微球对益生菌的酸保护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是由于传统聚合物的酸耐受性和适应性不足。虽然微胶囊中聚合物网络的高交联度限制了氢离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服耐酸型益生菌DNA微胶囊马达,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通过微流控技术制备而成:甲基丙烯酰化透明质酸、NO响应型交联剂、羰基锰、益生菌、富含腺嘌呤的DNA序列、富含胞嘧啶的DNA序列和光引发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服耐酸型益生菌DNA微胶囊马达,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口服耐酸型益生菌DNA微胶囊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马达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口服耐酸型益生菌DNA微胶囊马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5.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口服耐酸型益生菌DNA微胶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服耐酸型益生菌dna微胶囊马达,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通过微流控技术制备而成:甲基丙烯酰化透明质酸、no响应型交联剂、羰基锰、益生菌、富含腺嘌呤的dna序列、富含胞嘧啶的dna序列和光引发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服耐酸型益生菌dna微胶囊马达,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口服耐酸型益生菌dna微胶囊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马达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口服耐酸型益生菌dna微胶囊马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5.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口服耐酸型益生菌dna微胶囊马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相中,甲基丙烯酰化透明质酸质量百分比为0.5~5wt%;no响应型交联剂的质量百分比为1~4wt%;羰基锰的浓度为1~4mg/ml;益生菌的浓度为5×107~5×108cfu/ml;富含腺嘌呤的dna序列为5’-acry-aaaaaa aaaaaaaaa aaa aaa-3’,质量百分比为1~4wt%;富含胞嘧啶的dna序列为5’-acry-aaaccc caaacc cc-3’,质量百分比为0.5~2wt%;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磷酸锂盐的质量百分比为0.5%;

6.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口服耐酸型益生菌dna微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勇赵梓楠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