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焦炉上升管余热间接加热硫铵母液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71837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04 1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焦化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焦炉上升管余热间接加热硫铵母液的装置及方法,包括筒体、换热管、入口阀门、导热油入口集合管、导热油入口管、导热油泵、导热油槽、导热油管、母液加热器、导热油出口管、导热油出口集合管、出口阀门、固定件、导热水泥,所述的换热管螺旋状盘绕设置在筒体外侧,换热管外侧包裹导热水泥;所述的换热管出口侧通过导热油出口管依次连接导热油出口集合管和母液加热器;所述的换热管入口侧通过导热油入口管连接导热油槽;所述的母液加热器通过导热油管连接导热油槽,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提高换热效率,荒煤气降温效果好,硫铵母液加热温度稳定,工作环境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焦化换热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焦炉上升管余热间接加热硫铵母液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炼焦过程的热量损失主要有出炉红焦显热、荒煤气显热、焦炉烟道废气显热以及炉体表面散热4个部分。焦炉荒煤气的温度大约在650-750℃,其显热占焦炉热量分配的36%左右,炼焦行业处理荒煤气的传统方法是向其喷洒一定量70-75℃的循环氨水,随着循环氨水吸热蒸发,荒煤气温度降低,才能够被化产工段回收处理。

2、传统荒煤气降温方法导致荒煤气显热浪费严重,焦炉荒煤气余热利用技术是以一项以回收荒煤气显热,实现节能减排、创造经济收益的环保新技术。在焦炉上升管余热利用技术运用过程中,上升管换热器常常由于结构不合理,出现变形和泄漏无法避免换热工质进入焦炉碳化室内,危害焦炉生产的安全稳定性。

3、同时,传统上升管余热利用技术无法保证上升管蒸发器内壁温度需≥450℃,无法有效避开焦油大量凝结温度区,造成上升管内结焦油和石墨化堵塞上升管,由此带来的巨大环保隐患。

4、常规设计硫铵母液加热采用蒸汽加热,由于蒸汽不稳定,尤其是冬天,硫铵母液加热温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焦炉上升管余热间接加热硫铵母液的装置,包括筒体(2)、换热管(3)、入口阀门(9)、导热油入口集合管(6)、导热油入口管(7)、导热油泵(8)、导热油槽(5)、导热油管(10)、母液加热器(4)、导热油出口管(12)、导热油出口集合管(13)、出口阀门(11)、固定件(15)、导热水泥(1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管(3)螺旋状盘绕设置在筒体(2)外侧,通过固定件(15)连接,换热管(3)和固定件(15)之间设有间隙,换热管(3)外侧包裹导热水泥(16);所述的换热管(3)出口侧通过导热油出口管(12)依次连接导热油出口集合管(13)和母液加热器(4),换热管(3)出口处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焦炉上升管余热间接加热硫铵母液的装置,包括筒体(2)、换热管(3)、入口阀门(9)、导热油入口集合管(6)、导热油入口管(7)、导热油泵(8)、导热油槽(5)、导热油管(10)、母液加热器(4)、导热油出口管(12)、导热油出口集合管(13)、出口阀门(11)、固定件(15)、导热水泥(1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管(3)螺旋状盘绕设置在筒体(2)外侧,通过固定件(15)连接,换热管(3)和固定件(15)之间设有间隙,换热管(3)外侧包裹导热水泥(16);所述的换热管(3)出口侧通过导热油出口管(12)依次连接导热油出口集合管(13)和母液加热器(4),换热管(3)出口处设置出口阀门(11);所述的换热管(3)入口侧通过导热油入口管(7)依次连接导热油入口集合管(6)、导热油泵(8)和导热油槽(5),换热管(3)入口处设置入口阀门(9);所述的母液加热器(4)通过导热油管(10)连接导热油槽(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焦炉上升管余热间接加热硫铵母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利用焦炉上升管余热间接加热硫铵母液的装置还包括法兰(1)和外保温(14),所述的法兰(1)设置在筒体(2)底部,所述的外保温(14)设置在筒体(2)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焦炉上升管余热间接加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梦霖肖长志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