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感应式智能应急照明灯。
技术介绍
1、应急照明系统作为保障公共场所和特殊环境安全的重要设备,广泛应用于建筑物、地下空间、紧急逃生通道等场景。现有技术中,应急照明系统通常由电池供电模块、微处理器控制单元(mcu)、传感器模块(如人体红外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以及led驱动电路等核心部分组成。此类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光照强度及人体活动,结合mcu的智能控制算法,实现照明设备的自动启闭及亮度调节,从而达到节能与应急照明的双重目的。
2、然而,现有应急照明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显著缺陷,尤其在复杂环境下的可靠性与耐久性方面。首先,现有产品的电路设计多集中于功能实现,对防水性能的重视不足。例如,电路板的防潮防尘处理较为薄弱,关键电子元件(如传感器、连接器等)缺乏有效的防水封装或密封保护,导致设备在潮湿、多尘或户外环境中易受水汽侵蚀,引发电路短路、元件氧化或信号失真等问题,严重影响系统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此外,传统防反接电路多采用二极管方案,虽能实现基础极性保护,但在高湿度环境中易因漏电流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感应式智能应急照明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金属架、灯罩、PCB板、堵头和导线,所述金属架具有容置槽,所述灯罩覆盖于所述金属架上方形成容置腔,所述PCB板安装于所述容置腔中,于所述PCB板上设置有PIR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温度保护器;所述堵头安装于金属架端部,封堵住所述容置腔两端;所述导线由堵头伸入到所述容置腔中,并与所述PCB板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式智能应急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PIR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设置于所述PCB板端部,于所述堵头上对应所述PIR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设置有伸出孔,所述PIR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由所述伸出孔中伸出;并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应式智能应急照明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金属架、灯罩、pcb板、堵头和导线,所述金属架具有容置槽,所述灯罩覆盖于所述金属架上方形成容置腔,所述pcb板安装于所述容置腔中,于所述pcb板上设置有pir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温度保护器;所述堵头安装于金属架端部,封堵住所述容置腔两端;所述导线由堵头伸入到所述容置腔中,并与所述pcb板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式智能应急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pir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设置于所述pcb板端部,于所述堵头上对应所述pir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设置有伸出孔,所述pir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由所述伸出孔中伸出;并于所述伸出孔和pir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之间设置有用于密封伸出孔和pir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之间缝隙的第一密封圈;于所述堵头内侧底部设置有用于将所述pcb板端部垫高以使pir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向上伸出所述伸出孔的塞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式智能应急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朝向所述金属架的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密封槽和舌板,所述舌板位于所述密封槽侧旁;所述舌板嵌入于所述金属架内部;并于所述堵头和金属架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于所述第二密封圈上对应所述环形密封槽设置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嵌入于所述环形密封槽中;另外,于堵头上设置有将堵头固定于所述金属架上的紧固螺丝。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应式智能应急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包括有顶壁和一体间隔设置于所述顶壁下表面的两侧壁,于两侧壁下端分别设置有钩挂凸部,于两侧壁外侧分别竖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斜向上的软胶卡部;所述金属架呈u形,于其两侧壁上对应所述钩挂凸部设置有嵌置凹槽,所述钩挂凸部嵌入于所述嵌置凹槽中,所述软胶卡部卡持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小桂,胡建国,蔡国兴,钟明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零奔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