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太阳能电池的,尤其是涉及一种n型指状多晶硅钝化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光伏行业的发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不断提升,近年来,n型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topcon)电池逐渐成为市场主流,转换效率超过25%。作为该类型电池的核心结构,超薄氧化硅/掺杂多晶硅叠层兼具了钝化和接触作用,可以作为电池表面,尤其是n型表面及接触区域的钝化膜层。
2、然而,多晶硅膜层具有较强的寄生吸收,会严重影响电池的光生电流。因此,topcon叠层结构一般仅用于电池的背表面。即便如此,背面的多晶硅层仍然会对电池长波响应造成不利影响,进而降低电池短路电流密度(jsc)。
3、topcon结构主要作用是减小电极接触区域的少子复合速率,降低背面非接触区域的多晶硅层厚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topcon电池长波响应较差的问题。目前,主要的技术工艺路线大致分为三类:1、利用激光氧化工艺,在背面接触区域制备氧化硅作为阻挡层,并用碱液对非接触区域的多晶硅层进行刻蚀,最后用氢氟酸(hf)去除接触区域的氧化硅。2、以抗碱性的掩膜层保
...【技术保护点】
1.一种N型指状多晶硅钝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硅片基底(1),所述硅片基底(1)的背面包括沿硅片基底(1)长度方向交错设置的非接触区域和接触区域,所述非接触区域与接触区域之间带有侧壁(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型指状多晶硅钝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铝/氮化硅叠层(4)包括氧化铝膜、第一减反射膜和第二减反射膜,所述氧化铝膜位于靠近硅片基底(1)的一侧,所述第一减反射膜和第二减反射膜位于氧化铝膜远离硅片基底(1)的一侧,所述氧化铝膜的厚度为2nm-10nm,所述第一减反射膜和第二减反射膜均为氮化硅、氮氧化硅、氧化硅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所述第一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n型指状多晶硅钝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硅片基底(1),所述硅片基底(1)的背面包括沿硅片基底(1)长度方向交错设置的非接触区域和接触区域,所述非接触区域与接触区域之间带有侧壁(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型指状多晶硅钝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铝/氮化硅叠层(4)包括氧化铝膜、第一减反射膜和第二减反射膜,所述氧化铝膜位于靠近硅片基底(1)的一侧,所述第一减反射膜和第二减反射膜位于氧化铝膜远离硅片基底(1)的一侧,所述氧化铝膜的厚度为2nm-10nm,所述第一减反射膜和第二减反射膜均为氮化硅、氮氧化硅、氧化硅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所述第一减反射膜和第二减发射膜的厚度总和为60nm-1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型指状多晶硅钝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7)的倾角α为62°-8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型指状多晶硅钝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区域还包括用于印刷电极栅线(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伟明,安欣睿,朱玺,张晨,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