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机,具体涉及电机转子。
技术介绍
1、为实现转子绕组端部的冷却,电子转子通常设置风区隔板将圆周方向划分为进风区和出风区,实现冷却气体的流通。传统转子风区隔板由于缺少约束,容易扭曲变形发生损坏,破坏转子风路,导致转子端部超温,直至绝缘失效;风区隔板变形后可能导致电机转子圆周挠度不均匀,而产生倍频振动;如果风区隔板在旋转过程中损坏,掉落的部分还可能在离心力作用下砸向定子,造成定子不可恢复损坏,导致重大事故,危及电机的安全。
2、因此,如何提供电机转子,实现风区隔板的可靠约束,提高风区隔板的安装稳定性,保证转子绕组端部的冷却效果,保证电机运行安全,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电机转子,实现风区隔板的可靠约束,提高风区隔板的安装稳定性,保证转子绕组端部的冷却效果,保证电机运行安全。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电机转子,包括转轴、转子绕组端部和中心环,所述转轴包括大径部和小径部,所述小径部连接于所述大径部的轴
...【技术保护点】
1.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1)、转子绕组端部(2)和中心环(3),所述转轴(1)包括大径部(11)和小径部(12),所述小径部(12)连接于所述大径部(11)的轴向端部,所述大径部(11)和所述小径部(12)之间形成台阶面(A),所述转子绕组端部(2)套装在所述小径部(12)的外周,所述转子绕组端部(2)的内轮廓和所述小径部(12)的周壁沿径向上具有间距,所述中心环(3)固定套装在所述小径部(12)的外周,并位于所述转子绕组端部(2)的轴向端部,所述中心环(3)构造为用于对所述转子绕组端部(2)进行轴向限位,所述中心环(3)的内周壁和所述小径部(12)的周壁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1)、转子绕组端部(2)和中心环(3),所述转轴(1)包括大径部(11)和小径部(12),所述小径部(12)连接于所述大径部(11)的轴向端部,所述大径部(11)和所述小径部(12)之间形成台阶面(a),所述转子绕组端部(2)套装在所述小径部(12)的外周,所述转子绕组端部(2)的内轮廓和所述小径部(12)的周壁沿径向上具有间距,所述中心环(3)固定套装在所述小径部(12)的外周,并位于所述转子绕组端部(2)的轴向端部,所述中心环(3)构造为用于对所述转子绕组端部(2)进行轴向限位,所述中心环(3)的内周壁和所述小径部(12)的周壁沿径向上具有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风区隔板(41)面向所述台阶面(a)的壁部和所述台阶面(a)对应设置有连接槽(41a),所述轴向风区隔板(42)的轴向端部卡装在对应的所述连接槽(41a)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风区隔板(41)面向所述台阶面(a)的壁部设置有内凹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形成所述连接槽(41a)。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风区隔板(41)设置有减重槽(41b)。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槽(41b)设置于所述径向风区隔板(41)面向所述小径部(12)的壁部,所述减重槽(41b)沿所述径向风区隔板(41)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位于两个所述连接槽(41a)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风区隔板(41)包括呈夹角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向峰,王彦滨,李殿成,王洪鹏,李文超,张迪,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