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凝胶材料,具体涉及到一种ph-温度双重响应性核壳结构微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微凝胶因具有温度响应特性和生物相容性等而受到了广泛关注。当温度高于最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32℃)时,pnipam聚合物链变得疏水,从而排出体内的水导致颗粒收缩。在聚合过程中引入其他功能单体,可以使pnipam微凝胶具有对ph、离子、光、磁和葡萄糖等响应性,这扩展了pnipam基微凝胶在生物医学和工业领域的应用。例如,在聚合过程中引入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单体可以获得具有ph和温度双重响应性的微凝胶。当ph>pka时,酸单体具有的羧基去质子化可以增强聚合物链周围的电荷密度,从而使微凝胶内部的网络结构膨胀。
2、更重要的是,有研究发现共聚烯烃羧酸在微凝胶结构中的位置也会影响微凝胶的溶胀行为,进而影响到稳定乳液的能力。
3、然而,引入的此类酸单体只含有一个羧基,导致药物分子与其结合有限,这严重限制了其在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pH-温度双重响应性核壳结构微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柠康酸或中康酸、N-异丙基丙烯酰胺、表面活性剂与交联剂的质量比为(15~25):100:(0~5):(3~7)。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钾。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惰性氛围下搅拌,其中,搅拌温度为20~25℃,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h-温度双重响应性核壳结构微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柠康酸或中康酸、n-异丙基丙烯酰胺、表面活性剂与交联剂的质量比为(15~25):100:(0~5):(3~7)。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钾。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惰性氛围下搅拌,其中,搅拌温度为20~25℃,搅拌时间为30~50min;所述达到预设温度时,加入引发剂进行反应,其中,预设温度为65~75℃,反应时...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