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栅控电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字式可调栅控电源。
技术介绍
1、现有的栅控电源控制技术,是通过人工调节可调变压器,实现输出可调的交流电,再通过高压隔离变压器传输到高电位进行整流滤波,产生可以控制的栅控电源。这种采用可调变压器调节栅控电压的栅控电源,虽然能够满足高压绝缘问题,但通过人工调节可调变压器来调节栅控电源,存在一定的触电危险;同时这种调节栅控电源的方式调节精度不高,加之整个系统体积大、重量重,调试维护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数字式可调栅控电源,采用pwm控制芯片实现输出栅控脉冲的数字式调节,不需人工调节,安全风险低,可靠性高,调节精度高,执热损耗小,脉冲波形稳定度高;本专利技术采用模块化设计,调节方便,便于调试维护;本专利技术调制脉冲电压前后沿陡峭,脉冲波形好,减少了高重复频率工作时对负载电路的反向冲击影响;本专利技术脉冲宽度1-50μs可调,重复频率100hz-10khz可调,能够适配多种管型,应用范围广,适用性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字式可调栅控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正偏电源、负偏电源、调制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字式可调栅控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偏驱动电路包括驱动芯片N10、运放N11;驱动芯片N10为PWM控制芯片,2脚为基准输入端,该脚接收一个0-10V可调的外部直流电压,用于设定芯片的输出电压基准;5脚为滤波电容输入端,与滤波电容C16一端相连,滤波电容C16另一端接地;6脚为滤波电阻输入端,与可调电阻R13、电阻R14的一端相连,可调电阻R13、电阻R14的另一端接地;7脚与放电电阻R15相连,放电电阻R15通过滤波电容C16接地;8脚为软起动端,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字式可调栅控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正偏电源、负偏电源、调制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字式可调栅控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偏驱动电路包括驱动芯片n10、运放n11;驱动芯片n10为pwm控制芯片,2脚为基准输入端,该脚接收一个0-10v可调的外部直流电压,用于设定芯片的输出电压基准;5脚为滤波电容输入端,与滤波电容c16一端相连,滤波电容c16另一端接地;6脚为滤波电阻输入端,与可调电阻r13、电阻r14的一端相连,可调电阻r13、电阻r14的另一端接地;7脚与放电电阻r15相连,放电电阻r15通过滤波电容c16接地;8脚为软起动端,连接至软起动电容c17的一端,软起动电容c17的另一端接地,通过调节软起动电容c17的容值,改变芯片脉冲输出的启动时间,实现软起动功能;16脚与电容c15一端相连,电容c15另一端接地;15脚为供电正端,接入电源,为驱动芯片n10提供工作所需的电能;12脚为接地端,直接接地,确保电路的安全运行;14脚和11脚为脉冲输出端,输出控制信号,用于驱动后续电路;10脚为反馈闭锁控制端,ip5、ip6经整流取样后的信号送至该脚;取样滤波电容c21、c22、分压取样电阻链、滤波电容c19、c20、二极管链并联于10脚与ip5、ip6之间,所述分压取样电阻链由并联的压取样电阻r17、r18、r19、r20构成,二极管链由并联的二极管d3、d4、d5、d6构成;ip5、ip6经整流取样后的信号送至该脚;9脚与1脚相连,参与反馈补偿过程,ip5、ip6来自正偏开关电路,为交流反馈输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字式可调栅控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偏驱动电路包括驱动芯片n3、运放n2,驱动芯片n3为pwm控制芯片,2脚为基准输入端,该脚接收一个0-10v可调的外部直流电压,5脚为滤波电容输入端,与滤波电容c35相连一端相连,滤波电容c35另一端接地;6脚为滤波电阻输入端,并联有芯片滤波电阻r32、可调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林涛,杨沛,徐少坤,梁译文,任典元,卢煜龙,卢俊道,涂文胜,周志增,顾荣军,杨超,惠志红,李振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六三八八九部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