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微生物菌剂,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菌剂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1、微生物菌剂是指目标微生物(有效菌)经过工业化生产扩繁后,利用多孔的物质作为吸附剂(如草炭、蛭石),吸附菌体的发酵液加工制成的活菌制剂,这种菌剂用于拌种或蘸根,具有直接或间接改良土壤、恢复地力、预防土传病害、维持根际微生物区系平衡和降解有毒害物质等作用,农用微生物菌剂恰当使用可以提高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减少化肥用量、降低成本、改良土壤、保护生态环境,按内含的微生物种类或功能特性可分:为根瘤菌菌剂、固氮菌菌剂、解磷类微生物菌剂、硅酸盐微生物菌剂、光合细菌菌剂、有机物料腐熟剂、促生菌剂、菌根菌剂、生物修复菌剂等;
2、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罐体与罐盖均通过密封连接,拆卸比较繁琐,不利于工人去清洗残留在罐体内壁的微生物菌剂,延缓了工作效率;同时在对原料进行搅拌时,只能单轴单方向对原料进行搅拌,使得搅拌效果不是很好,原料混合不充分;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生物菌剂生产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菌剂生产装置,包括:罐体(1)、固定座(2)、侧板(3)、支撑杆(4)、底座(5)、第一螺纹孔(6)、第一内槽(7)、第一密封槽(8)、顶盖(9)、第二螺纹孔(10)、第一螺栓(11)、第一密封座(12)、第一密封条(13)、进料斗(14)、第一电机(15)、第一转轴杆(16)、第一横杆(17)、第一搅拌杆(18)、第三螺纹孔(19)、第二内槽(20)、第二密封槽(21)、底盖(22)、第四螺纹孔(23)、第二螺栓(24)、第二密封座(25)、第二密封条(26)、下料管(27)、阀门(28)、第二电机(29)、第二旋转杆(30)、第二横杆(31)、第二搅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菌剂生产装置,包括:罐体(1)、固定座(2)、侧板(3)、支撑杆(4)、底座(5)、第一螺纹孔(6)、第一内槽(7)、第一密封槽(8)、顶盖(9)、第二螺纹孔(10)、第一螺栓(11)、第一密封座(12)、第一密封条(13)、进料斗(14)、第一电机(15)、第一转轴杆(16)、第一横杆(17)、第一搅拌杆(18)、第三螺纹孔(19)、第二内槽(20)、第二密封槽(21)、底盖(22)、第四螺纹孔(23)、第二螺栓(24)、第二密封座(25)、第二密封条(26)、下料管(27)、阀门(28)、第二电机(29)、第二旋转杆(30)、第二横杆(31)、第二搅拌杆(32)、控制器(33),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座(2),所述固定座(2)与罐体(1)表面之间固定安装有侧板(3),所述固定座(2)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所述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5),所述罐体(1)顶部表面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螺纹孔(6),所述罐体(1)顶部内侧设置有第一内槽(7),所述第一内槽(7)内部底部设置有第一密封槽(8),所述罐体(1)顶部活动安装有顶盖(9),所述顶盖(9)表面边缘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螺纹孔(10),所述第一螺纹孔(6)与第二螺纹孔(10)内部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11),所述顶盖(9)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密封座(12),且所述第一密封座(12)活动安装至第一内槽(7)内部,所述第一密封座(12)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密封条(13),且所述第一密封条(13)活动安装至第一密封槽(8)内部,所述顶盖(9)上表面右侧固定安装有进料斗(14),所述顶盖(9)上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5),所述第一电机(15)底部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转轴杆(16),且所述第一转轴杆(16)底部转动延伸至罐体(1)内部,所述第一转轴杆(16)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横杆(17),所述第一横杆(17)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所述第一搅拌杆(18),所述罐体(1)底部表面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三螺纹孔(19),所述罐体(1)底部内侧设置有第二内槽(20),所述第二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永博,景洪磊,张岩,孟德利,李群凤,
申请(专利权)人:史丹利化肥丰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