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减振装置以及航天器的隔振降噪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63672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27 18:44
本技术涉及阻尼减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复合减振装置以及航天器的隔振降噪系统,其中复合减振装置安装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包括第一阻尼组件和第二阻尼组件,所述第一阻尼组件包括阻尼杆和容器,所述容器中填充有颗粒阻尼,所述阻尼杆与所述第一部件连接,所述容器的与所述第二部件连接,所述阻尼杆伸入所述容器中与所述颗粒阻尼接触并与所述容器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阻尼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本技术的复合减振装置能够在高频振动下有效隔振,并在低频振动下自适应增大阻尼系数从而抑制共振。本技术公开航天器的隔振降噪系统,采用上述复合减振装置连接控制力矩陀螺和隔舱支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阻尼减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复合减振装置以及航天器的隔振降噪系统


技术介绍

1、在一些设备中,不同的部件之间可能会产生振动,这些振动可能影响设备精度或者导致设备损坏,因此需要进行减振。常用的阻尼减振结构由阻尼块和结构件连接形成,其具备相对稳定的阻尼系数,在起到减震效果的同时提供一定的轴向刚度,以保证部件之间可靠连接。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足够的轴向刚度,通常会采用阻尼系数小的阻尼结构,然而在一些工作场景下,设备的振动状态会发生较大变化。阻尼系数小虽然对于高频振动阻隔效果较好,但是对于低频振动却会产生较大的共振放大倍数,产生共振使部件之间连接不稳定。现有的阻尼结构无法保证在高频振动时有效隔振,并在低频振动时抑制共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阻尼结构无法保证在高频振动时有效隔振并在低频振动时抑制共振的问题,提供一种复合减振装置,能够在高频振动下有效隔振,并在低频振动下自适应增大阻尼系数从而抑制共振。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减振装置,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减振装置,安装于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200)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阻尼组件(1)和第二阻尼组件(2),所述第一阻尼组件(1)包括阻尼杆(11)和容器(12),所述容器(12)中填充有颗粒阻尼(13),所述阻尼杆(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部件(100)连接,所述容器(12)与所述第二部件(200)连接,所述阻尼杆(11)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容器(12)中以与所述颗粒阻尼(13)接触并与所述容器(12)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阻尼组件(2)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部件(100)和所述第二部件(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杆(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减振装置,安装于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200)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阻尼组件(1)和第二阻尼组件(2),所述第一阻尼组件(1)包括阻尼杆(11)和容器(12),所述容器(12)中填充有颗粒阻尼(13),所述阻尼杆(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部件(100)连接,所述容器(12)与所述第二部件(200)连接,所述阻尼杆(11)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容器(12)中以与所述颗粒阻尼(13)接触并与所述容器(12)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阻尼组件(2)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部件(100)和所述第二部件(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杆(11)位于容器(12)中的部分沿径向连接有多个与所述颗粒阻尼(13)接触的阻塞杆(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阻尼(13)为硅橡胶颗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尼组件(1)还包括横槽弹簧(3),所述横槽弹簧(3)套接在所述容器(12)上,所述横槽弹簧(3)的一端外表面设有沿轴向延伸的滑槽(31),所述第一部件(100)连接有限位件(6),所述限位件(6)沿轴向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31)中,所述横槽弹簧(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部件(20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31)呈环形且沿周向开设于所述横槽弹簧(3)的周面上,所述限位件(6)具有环形的限位部(61),所述限位部(61)沿轴向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31)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减振装置还包括防摇组件(4),所述防摇组件(4)包括防摇套筒(41)、防摇顶杆(42)和滚珠(43),所述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永明鲁阳彬汪迅辉严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