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防冻抗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63661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27 1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温防冻抗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所述混凝土包括以下各组分:胶凝材料、砂、碎石、温度响应改性竹骨料、减水剂、水、琥珀酸酐、褐藻糖胶、岩棉纤维;温度响应改性竹骨料的制备方法如下:S1.将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丙烯酸十二烷基酯溶于溶剂中,加入引发剂一,进行聚合反应,经分离得到共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单体;S2.将共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单体溶于柠檬酸钙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得到共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水溶液;S3.将竹骨料、共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水溶液、交联剂和引发剂二混合,在40‑50℃下反应4‑5h,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琥珀酸酐、褐藻糖胶、温度响应改性竹骨料和岩棉纤维协同提升混凝土的防低温抗裂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防冻抗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我国jgj/t 104-2011《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范》针对混凝土冬季施工要求做出了具体的规定,此阶段的混凝土从配合比设计至浇筑、成型、养护、拆模、使用等各个环节,相较常规工况混凝土均有所不同,原因主要在于低温工况会对混凝土微结构形成及性能发展产生较大影响。我国疆域辽阔,南北纵横纬度差大,其中寒冷或严寒地区占我国面积的60%左右,寒冷地区存在大量冬季工程施工需要,因受其气候的影响将会严重缩短实际可施工日期,许多重大工程甚至跨越2至3个冬季施工期,由于早期冻害造成的混凝土结构强度和耐久性的大幅降低,导致大量的建筑破坏和经济损失。因此,如何防止混凝土在低温下冻胀开裂破坏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2、在浇筑混凝土之后,混凝土本身与周围环境的温度差将导致两者之间发生热交换,特别是当混凝土处于负温环境中时,通过热交换新拌混凝土的稳定性降低,负温下存留在混凝土内部大量的游离水在结冰后将产生较高的冻胀应力,导致混凝土破坏。总体而言,关于混凝土受冻破坏机理各国学者进行了很多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温防冻抗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以下各组分:胶凝材料、砂、碎石、温度响应改性竹骨料、减水剂、水、琥珀酸酐、褐藻糖胶、岩棉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防冻抗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的摩尔比为(5~5.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防冻抗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反应的温度为70~80℃,时间为3~5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防冻抗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N-异丙基丙烯酰胺单体、柠檬酸钙和水的质量比为1:(0.1~0.2):5。

<p>5.根据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防冻抗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以下各组分:胶凝材料、砂、碎石、温度响应改性竹骨料、减水剂、水、琥珀酸酐、褐藻糖胶、岩棉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防冻抗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的摩尔比为(5~5.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防冻抗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反应的温度为70~80℃,时间为3~5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防冻抗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n-异丙基丙烯酰胺单体、柠檬酸钙和水的质量比为1:(0.1~0.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防冻抗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一和引发剂二为过硫酸铵或过硫酸钾,所述引发剂一的质量为n-异丙基丙烯酰胺质量的0.8%~1.0%;所述引发剂二的质量为共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单体质量的1.0%~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防冻抗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所述交联剂的质量为共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单体质量0.2%~0.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壮宋正林刘凯刘吉玉袁明华程瑞杜亚亚佘远星李小强朱亚杰何正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