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的路测感知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563058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24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的路测感知设备,包括:中空柱、安装筒、能围绕安装筒轴线转动的转动件、一对关于安装筒呈对称状态设置且均装配在转动架上的固定板、装配在转动件上且能升降的锥状顶盖和至少一个摄像头,其中一个固定板的两侧上转动连接有转板,转板和与转板连接的固定板上均装配有太阳能板,转动件上装配有用于带动一对转板远离或靠近安装筒轴线转动的驱动单元,一对聚拢的转板和一对固定板组合成伞状件,锥状顶盖能套设在伞状件的顶部敞口上,一对转板和一对固定板能够组成伞状件,为摄像头起到遮雨的作用,避免雨水滴落在摄像头的镜头上影响到拍摄工作,也有利于雨水冲洗太阳能板,起到清洗太阳能板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路协同相关,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的路测感知设备


技术介绍

1、智能车路协同系统通过多传感器融合、边缘计算和v2x通信技术,能够实时监测道路交通状况、车辆信息以及环境数据,并通过v2x(vehicle-to-everything)通信技术与车辆、云端或其他交通设施进行数据交互。

2、一般包括传感器模块、数据处理单元、通信模块、环境监测模块、电源模块以及安装与固定组件,能够时监测车流量、车速、车型、车道占用率等交通数据;检测行人、非机动车等交通参与者;检测交通事故、拥堵、违规停车等事件,并实时发出预警;采集气象和空气质量数据,为交通管理提供环境信息;与车辆共享交通信号灯状态、路况信息、限速提示等;将采集的数据上传至云端,供交通管理部门分析和决策。

3、中国申请号为cn202122594824.4的专利文件“一种车路协同路侧感知设备”,其公开了一种车路协同路侧感知设备,通过微型电机、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与驱动轮的配合使用,可以带动摄像机在护栏上进行快速移动,从而可以实现对行驶车辆以及路况进行实时监测,但是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的路测感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的中空柱(1)、同轴线装配在中空柱(1)上端的顶部敞口的安装筒(2)、滑动装配在安装筒(2)内部且能围绕安装筒(2)轴线转动的转动件(3)、一对关于安装筒(2)呈对称状态设置且均装配在转动架上的固定板、装配在转动件(3)上且能升降的中部向上凸起的锥状顶盖(4)和至少一个装配在安装筒(2)外侧的摄像头(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的路测感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板(6)和固定板靠近安装筒(2)轴线的一侧顶部均固定装配有定位套(8),所述锥状顶盖(4)的内壁上固定装配有与若干个定位套(8)一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的路测感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的中空柱(1)、同轴线装配在中空柱(1)上端的顶部敞口的安装筒(2)、滑动装配在安装筒(2)内部且能围绕安装筒(2)轴线转动的转动件(3)、一对关于安装筒(2)呈对称状态设置且均装配在转动架上的固定板、装配在转动件(3)上且能升降的中部向上凸起的锥状顶盖(4)和至少一个装配在安装筒(2)外侧的摄像头(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的路测感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板(6)和固定板靠近安装筒(2)轴线的一侧顶部均固定装配有定位套(8),所述锥状顶盖(4)的内壁上固定装配有与若干个定位套(8)一一对应且能插入相对应定位套(8)内的若干个定位杆(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的路测感知设备,其特征在于,与一对所述转板(6)转动连接的固定板为光伏固定板(10),另一个固定板为挡风固定板(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的路测感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臂(15)包括第一竖直臂(22)、位于第一竖直臂(22)下方且下端与螺纹管套(14)固定连接的第二竖直臂(23)和倾斜上端与第一竖直臂(22)下端固定连接的倾斜臂(24),所述倾斜臂(24)靠近光伏固定板(10)倾斜的下端与第二竖直臂(23)的上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的路测感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与转动件(3)的顶部固定连接的安装架(25)、与安装架(25)上固定连接的导向套(26)、与锥状顶盖(4)的内壁固定连接的竖直滑动穿过导向套(26)且底部敞口的滑筒(27)、与螺纹管套(14)上端固定连接的竖直的滑杆(28)、固定装配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顺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鸿途智慧城市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