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喷出头及包含其的液体喷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61705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24 1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体喷出头及包含其的液体喷吐装置,所述液体喷出头包括致动器、流道片和喷嘴片,所述致动器包括上部电极、下部电极、压电材料和振动膜,所述振动膜连接于所述流道片的顶端,且所述振动膜与所述流道片之间形成有压力腔,所述喷嘴片上具有喷嘴口,所述喷嘴片连接于所述流道片的底端,且所述喷嘴口与所述压力腔相连通,所述压电材料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连接于所述上部电极和所述下部电极,所述下部电极为共地电极,所述下部电极连接于所述振动膜中背向所述压力腔的顶面,所述上部电极为信号电极,且所述上部电极对应于所述压力腔。实现制备工序简单,且提高了液体喷出头的制备稳定性,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体喷出头及包含其的液体喷吐装置


技术介绍

1、压电式喷墨打印技术相比于热泡式喷墨打印技术,具有喷头使用寿命长、打印材料类型广泛以及墨滴尺寸控制精准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打印与家庭打印市场之中。

2、压电式喷墨打印头主要由致动器结构、流道结构以及喷嘴构成,其中,致动器结构中的压电元件通常包括下部电极、上部电极、压电体层和振动膜,压电体层设置在下部电极与上部电极之间,振动膜连接于下部电极,振动膜与流道结构之间形成有压力腔,通过振动膜产生的薄膜形变由喷嘴将墨水喷吐。

3、目前,由于打印分辨率较高的喷头采用mems工艺进行制备,其上部电极为共地电极,下部电极为信号电极并用于与外部控制区相连接,且压电体层的顶面需要加工制作凹槽以安装设置上部电极,下部电极的端部需要被压电体层与振动膜所包覆,导致制备工序较为复杂,提高制备精度困难,影响器件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压电式喷墨打印头的制备工序较为复杂,提高制备精度困难,影响器件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喷出头,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致动器、流道片和喷嘴片,所述致动器包括上部电极、下部电极、压电材料和振动膜,所述振动膜连接于所述流道片的顶端,且所述振动膜与所述流道片之间形成有压力腔,所述喷嘴片上具有喷嘴口,所述喷嘴片连接于所述流道片的底端,且所述喷嘴口与所述压力腔相连通,所述压电材料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连接于所述上部电极和所述下部电极,所述下部电极为共地电极,所述下部电极连接于所述振动膜中背向所述压力腔的顶面,所述上部电极为信号电极,且所述上部电极对应于所述压力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腔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压力腔沿所述液体喷出头的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喷出头,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致动器、流道片和喷嘴片,所述致动器包括上部电极、下部电极、压电材料和振动膜,所述振动膜连接于所述流道片的顶端,且所述振动膜与所述流道片之间形成有压力腔,所述喷嘴片上具有喷嘴口,所述喷嘴片连接于所述流道片的底端,且所述喷嘴口与所述压力腔相连通,所述压电材料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连接于所述上部电极和所述下部电极,所述下部电极为共地电极,所述下部电极连接于所述振动膜中背向所述压力腔的顶面,所述上部电极为信号电极,且所述上部电极对应于所述压力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腔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压力腔沿所述液体喷出头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和/或沿所述液体喷出头的长度方向并列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电极的顶面面积不小于所述压电材料的底面面积,且所述下部电极的外缘露出或平齐于所述压电材料的侧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还包括多个金属导线,所述金属导线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上部电极,所述金属导线的另一端与外部的控制区相连接,且多个所述金属导线之间互相不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伟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众行汇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