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上分体式浮式结构物的锚缆系统施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560198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20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上分体式浮式结构物的锚缆系统施工方法,包括:步骤1:采用施工船将若干抓力锚呈放射状地下放于第一结构物设计点外围的海床上;抓力锚的锚杆朝向第一结构物;抓力锚连接有浮筒;步骤2:浮运第一结构物至设计点,采用主缆将若干抓力锚分别与第一结构物上的调缆装置连接;在连接顺序上,优先连接沿潮汐流方向相对设置的一组主缆;步骤3:待第一结构物定位下沉施工完成后,将抓力锚与主缆解除连接后,转移至第二结构物对应的锚位上;浮运第二结构物至设计点,按步骤2的方式连接第二结构物的主缆。所述方法采用抓力锚代替传统的定位结构,不仅适用于有限的施工水域,而且便于周转使用,满足了分体式浮式结构物的施工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上工程施工,尤其涉及一种海上分体式浮式结构物的锚缆系统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桥梁建设体系的不断进步与完善,人们越来越追求桥梁结构的新颖性与创新性,力求在设计与施工中探索出更为创新、先进的技术,以提高工程效益和质量。厦门第三东通道工程刘五店航道桥锚碇采用分体式沉井基础,为国内首例,据此设计出一种适用于海上分体式浮式结构物的定位锚缆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2、为保证钢沉井等大型浮式结构物的安放精度,通常采用锚缆系统对钢沉井进行固定,以抵抗风、水流、波浪等外部作用力对沉井位置、姿态的影响。传统锚缆系统通常采用定位船、锚墩、锚桩、重力锚等定位结构,而在上述工程中,这些定位结构存在如下不足:

3、(1)刘五店航道桥东锚碇施工水域处于刘五店航道和金通航道之间,作业空间有限,若采用定位船定位方式,定位船的锚缆会侵入航道,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2)分体式钢沉井需在临近位置布设两套定位锚缆系统,锚墩、锚桩为不可移动结构,故无法做到周转使用。重力锚自重较大,其抛设和移位均需大型起重设备和存放场地,施工成本大。(3)沿海地区台风频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上分体式浮式结构物的锚缆系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浮式结构物至少包括第一结构物、第二结构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分体式浮式结构物的锚缆系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分体式浮式结构物的锚缆系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第一结构物浮运至设计点时为退潮阶段,所述主缆的连接顺序为:在低平潮前连接第一结构物沿退潮流下游方向的主缆,接着在低平潮过后连接第一结构物涨潮流下游方向的主缆,最后在后续的高平潮或低平潮阶段连接非潮汐流方向的主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上分体式浮式结构物的锚缆系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浮式结构物至少包括第一结构物、第二结构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分体式浮式结构物的锚缆系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分体式浮式结构物的锚缆系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第一结构物浮运至设计点时为退潮阶段,所述主缆的连接顺序为:在低平潮前连接第一结构物沿退潮流下游方向的主缆,接着在低平潮过后连接第一结构物涨潮流下游方向的主缆,最后在后续的高平潮或低平潮阶段连接非潮汐流方向的主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分体式浮式结构物的锚缆系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第一结构物浮运至设计点时为涨潮阶段,所述主缆的连接顺序为:在高平潮前连接第一结构物沿涨潮流下游方向的主缆,接着在高平潮过后连接第一结构物退潮流下游方向的主缆,最后在后续的低平潮或高平潮阶段连接非潮汐流方向的主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分体式浮式结构物的锚缆系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新宇滕卓然姚博宇卢春明朱斌曾子云陈斌赖炳增涂宜树黄盛禹范健菲李君玮陈金杰龙塘琼黄宇航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