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铸件浇注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及其利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60104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20 2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铸件浇注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及其利用方法,包括回收输入机构,其包括回收罩和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上设有高温输出管和低温输出管;与高温输出管连通的回收管;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高温段回收机构,其包括与回收管连接的余热回收箱、设置在余热回收箱顶部的缓冲箱和设置在缓冲箱顶部的换热箱,余热回收箱内设有蒸发吸热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高温段回收机构、中低温段回收机构和喷淋处理塔,可吸收高温烟气的热量,实现了烟气余热的高效回收和利用,喷淋处理后的烟气被抽吸排出,同时过滤盘底部附着残留物持续清理,确保烟气流通效率,通过回收输入机构的设置,实现无电源温控分流,利于高低温烟气余热的有效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铸造,尤其涉及一种金属铸件浇注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及其利用方法


技术介绍

1、金属铸造是将熔化的金属液注入用耐高温材料制作的中空铸型内,冷凝后得到预期形状的制品,所得到的制品即为铸件。金属铸件浇注过程中,熔炼、浇注等环节会产生大量的高温烟气。这些烟气中蕴含的热能如被有效回收利用,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并减少环境污染。通过烟气对进入燃烧炉的空气进行加热,提高进入炉膛内空气的温度,增强燃烧效率,从而减少燃料消耗,有效的进行回收利用。

2、现有的回收利用装置对余热回收时,采用高温烟气与空气的直接换热模式,例如在烟气回收流道中设置翅片管或板式换热器等,利用烟气与空气的对流传递热量,因温差梯度不足,热能未被有效利用,回收效率较低,且由于换热器等管道密集,烟气中携带的污染物在换热器表面沉积,会影响余热回收效果,后续烟气输送中也不便于进行清理,不利于烟气持续排出中的热能回收。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金属铸件浇注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及其利用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p>1、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铸件浇注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铸件浇注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吸热件包括设置在余热回收箱(401)内的若干个存储罐A(404)、延伸至缓冲箱(402)内的蒸汽输出管A(405)以及连接在缓冲箱(402)底部一侧的回流管A(406),若干个存储罐A(404)顶部通过管路连通同一蒸汽输出管A(405),若干个存储罐A(404)底部通过管路连通同一回流管A(406),所述缓冲箱(402)顶部安装有延伸至换热箱(403)内的蒸汽输出管B(407),所述存储罐B(408)顶部通过管路连通同一蒸汽输出管B(40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铸件浇注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铸件浇注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吸热件包括设置在余热回收箱(401)内的若干个存储罐a(404)、延伸至缓冲箱(402)内的蒸汽输出管a(405)以及连接在缓冲箱(402)底部一侧的回流管a(406),若干个存储罐a(404)顶部通过管路连通同一蒸汽输出管a(405),若干个存储罐a(404)底部通过管路连通同一回流管a(406),所述缓冲箱(402)顶部安装有延伸至换热箱(403)内的蒸汽输出管b(407),所述存储罐b(408)顶部通过管路连通同一蒸汽输出管b(407),所述缓冲箱(402)顶部一侧连接有延伸至换热箱(403)内的回流管b(409),所述存储罐b(408)底部通过管路连通同一回流管b(40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铸件浇注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输入机构(1)还包括安装在回收罩(101)上的温控管(104),所述回收罩(101)顶部安装防护罩;所述输送管(102)内滑动设有第一柱塞(110)和第二柱塞(112),所述第一柱塞(110)和第二柱塞(112)通过衔接柱(111)连接,所述高温输出管(114)和低温输出管(115)之间距离大于衔接柱(111)长度,所述第二柱塞(112)远离衔接柱(111)一侧设有安装在输送管(102)内的弹簧(113),所述回收罩(101)顶部设有用于带动第一柱塞(110)水平移动的温控拨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金属铸件浇注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吸热件包括安装在输入管(6)上的保温套(501)以及设置在保温套(501)和输入管(6)之间的蛇形盘管(502),所述蛇形盘管(502)一端连接送气管a段(503),另一端连接送气管b段(5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金属铸件浇注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件包括转动安装在过滤盘(708)圆心处的转动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成强丁日飞邓钰
申请(专利权)人:德阳应和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