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儿童座椅的,尤其涉及一种婴童椅。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的儿童座椅一般包括底座、可调节的靠背与扶手,靠背的前方安装有按钮,通过按压按钮来带动靠背转动进行高度调节,使用方便。因按钮设置在靠背的前方,儿童坐在儿童座椅上时容易误触按钮从而使得靠背脱落,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因此需要对此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按钮设置在靠背的前方,儿童坐在儿童座椅上时容易误触按钮从而使得靠背脱落,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等缺陷,提供了新的一种婴童椅。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婴童椅,包括底座、靠背与扶手,还包括调节件,所述靠背的后端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调节件的一端转动设置在连接柱内;所述底座上贯通有多个调节孔,所述调节孔沿底座的高度方向从高到低分布,所述调节件的另一端插入至调节孔内并与调节孔进行插接配合。
4、调节件与调节孔设置在婴童椅的后方位置,从而当儿童坐在婴童椅上时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婴童椅,包括底座(1)、靠背(2)与扶手(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件(4),所述靠背(2)的后端开设有容纳腔(21),所述容纳腔(21)内设置有连接柱(5),所述调节件(4)的一端转动设置在连接柱(5)内;所述底座(1)上贯通有多个调节孔(11),所述调节孔(11)沿底座(1)的高度方向从高到低分布,所述调节件(4)的另一端插入至调节孔(11)内并与调节孔(11)进行插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童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3)的两端设置有内部中空的定位块(31),所述定位块(31)内设置有复位弹簧(6)与移动设置的滑移板(7),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童椅,包括底座(1)、靠背(2)与扶手(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件(4),所述靠背(2)的后端开设有容纳腔(21),所述容纳腔(21)内设置有连接柱(5),所述调节件(4)的一端转动设置在连接柱(5)内;所述底座(1)上贯通有多个调节孔(11),所述调节孔(11)沿底座(1)的高度方向从高到低分布,所述调节件(4)的另一端插入至调节孔(11)内并与调节孔(11)进行插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童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3)的两端设置有内部中空的定位块(31),所述定位块(31)内设置有复位弹簧(6)与移动设置的滑移板(7),所述滑移板(7)上设置有突出的按钮(71)与插接柱(72),所述复位弹簧(6)的端部与滑移板(7)相抵并推动所述滑移板(7)向外移动;所述复位弹簧(6)、滑移板(7)与定位块(31)之间形成有自然状态与按压状态,位于自然状态下,所述复位弹簧(6)推动滑移板(7)向外移动且按钮(71)、插接柱(72)的端部从定位块(31)外侧壁穿出;位于按压状态下,所述按钮(71)带动插接柱(72)退入至定位块(31)内,所述复位弹簧(6)被压缩;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定位槽(12),所述定位槽(12)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插接孔(121)与让位缺口(122),所述扶手(3)通过插接柱(72)、插接孔(121)的相互配合从让位缺口(122)转入或转出;所述扶手(3)与底座(1)之间形成有锁定状态、半解锁状态与全解锁状态,位于锁定状态下,所述定位块(31)插入至定位槽(12)内,所述插接柱(72)插入至插接孔(121)内,位于半解锁状态下,一个所述定位块(31)从让位缺口(122)转出,位于全解锁状态下,所述定位块(31)从定位槽(12)内退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婴童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31)内的滑移板(7)设置有两个,所述滑移板(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勇建,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市迪比乐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