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虾鳌软硬复合材料导流多功能表面结构及船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56836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17 18: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仿虾鳌软硬复合材料导流多功能表面结构及船体结构,上述多功能表层结构包括基底层、设于基底层上的缓冲层及设于缓冲层上的表面层,缓冲层呈凸起状,基底层及缓冲层由弹性材料制成,表面层由高硬度材料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当将上述结构铺设于船体上后外层高硬度材料制成的表面层可有效隔绝海水直接接触船体结构,从而降低腐蚀和冲蚀风险;同时,内层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基底层及缓冲层能够通过变形有效吸收和耗散船舶航行过程中水流和波浪冲击对船体产生的脉冲压力,提高抗冲击能力,减少湍流脉动对船体的冲刷作用、降低船体振动,减少甚至避免脉冲压力引发的疲劳破坏和裂纹生成,显著延长船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工程与仿生材料,具体涉及仿虾鳌软硬复合材料导流多功能表面结构及船体结构


技术介绍

1、船体外壳是船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航行过程中需承受水流冲击、波浪载荷以及海水腐蚀,因此,其表面材料的选择和优化至关重要。传统的船体表面通常采用金属涂层或弹性材料涂层,以应对复杂海况。然而,单一材料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明显局限性:金属涂层尽管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但抗冲击能力有限,在受到强烈波浪冲击或尖锐物体撞击时容易损伤;而弹性材料虽然具备一定的减震效果,但由于硬度不足,不仅易受冲击损坏,且难以有效降低水流阻力。因此,如何在保证耐冲击性的同时优化流体动力性能,成为船体表层材料设计的关键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现提供仿虾鳌软硬复合材料导流多功能表面结构及船体结构,旨在优化流体动力性能并提升船体耐久性。

2、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仿虾鳌软硬复合材料导流多功能表面结构,包括基底层、设于基底层上的缓冲层及设于缓冲层上的表面层,缓冲层呈呈凸起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仿虾鳌软硬复合材料导流多功能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层、设于所述基底层上的缓冲层及设于所述缓冲层上的表面层,所述缓冲层呈凸起状,所述基底层及所述缓冲层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表面层由高硬度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虾鳌软硬复合材料导流多功能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的厚度为15-3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虾鳌软硬复合材料导流多功能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层的厚度为2-3m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仿虾鳌软硬复合材料导流多功能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及所述缓冲层一体成型。

5.船...

【技术特征摘要】

1.仿虾鳌软硬复合材料导流多功能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层、设于所述基底层上的缓冲层及设于所述缓冲层上的表面层,所述缓冲层呈凸起状,所述基底层及所述缓冲层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表面层由高硬度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虾鳌软硬复合材料导流多功能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的厚度为15-3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虾鳌软硬复合材料导流多功能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层的厚度为2-3m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仿虾鳌软硬复合材料导流多功能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及所述缓冲层一体成型。

5.船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仿虾鳌软硬复合材料导流多功能表面结构,所述仿虾鳌软硬复合材料导流多功能表面结构铺设于船体结构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船身的两侧,水平方向上所述仿虾鳌软硬复合材料导流多功能表面结构从船艏至船艉从前往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仲营韩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