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信号传输,具体涉及一种玻纤效应引起差分信号对内偏斜的评估和优化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信号传输技术的发展,高速信号的传输速率越来越高,已经达到或超过100gbps。在较高的传输速率下,pcb板的玻纤效应(fiber-weave effect)对高速差分信号影响变得不可忽视。pcb板的玻纤效应是指在pcb介质层中,由玻璃纤维束和树脂组成的结构引起的相对介电常数局部变化的现象。这种效应对高速信号传输有显著影响。
2、玻纤效应可能引起差分信号对内偏斜(skew),对于差分信号线来说,可能存在一种情况,即差分信号线线路(d+)布在玻璃纤维束上,而线路(d-)布在玻璃纤维束的间隙上,这样会导致线路(d+)相比于线路(d-)来说有着较高的有效介电常数和较低的阻抗(z0)。由于信号传输速度与介质层介电常数的平方根成反比,两根差分信号线产生不同的信号延迟,导致差分信号偏斜。这种偏斜会导致共模电压增加和相应的差分信号降低,且产生的交流共模效应成为系统里串扰(crosstalk)和emi的来源。当信号传输速率提高,单位间隔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纤效应引起差分信号对内偏斜的评估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效应引起差分信号对内偏斜的评估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种走线角度的信号线包括0度、45度、90度三种走线角度的信号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效应引起差分信号对内偏斜的评估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效应引起差分信号对内偏斜的评估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纤效应引起差分信号对内偏斜的评估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纤效应引起差分信号对内偏斜的评估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效应引起差分信号对内偏斜的评估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种走线角度的信号线包括0度、45度、90度三种走线角度的信号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效应引起差分信号对内偏斜的评估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效应引起差分信号对内偏斜的评估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纤效应引起差分信号对内偏斜的评估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将单位长度信号延时乘以线长得到延时偏斜值并进行累加以得到玻纤效应引起差分信号对内偏斜的最大延时偏斜值skewmax和最小延时偏斜值skewmin的函数表达式为: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纤效应引起差分信号对内偏斜的评估和优化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岩,张建民,赵云平,刘路,王子聪,吴利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