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篮移栽翻转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54820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17 18:21
本技术涉及光伏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花篮移栽翻转机构,包括:翻转输送模组、多动子移载模组和升降模组。多动子移载模组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翻转输送模组。升降模组固定于多动子移载模组的一端上。其中,翻转输送模组包括:支撑框架、避让输送线、顶升移栽组件、夹紧翻转组件和翻转驱动件。避让输送线设置于支撑框架的底板上。顶升移栽组件设置于支撑框架的底板上,且位于避让输送线的下方。夹紧翻转组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撑框架的侧板上,并位于顶升移栽组件的正上方。翻转驱动件与夹紧翻转组件连接,用于为夹紧翻转组件提供翻转驱动力。本技术可以在有效减小设备尺寸,降低设备成本的同时,提高片产能,减少占用车间的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伏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花篮移栽翻转机构


技术介绍

1、在光伏迅速发展的今天,对于光伏电池片生产产线来说,提高整线设备产能,降低设备尺寸和生产成本一直是整个光伏发展史上不变的课题。随着大尺寸电池片不断被新市场所需要,传统设备整体尺寸逐渐增大,硬件成本也水涨船高,降低电池片成本遇到了阻力。传统硅片翻转机构在产能方面的优化难度日益增加,大尺寸片对占地空间,产能都有更高要求。产能的提升需要不断增加翻转机构及踏步皮带数量的方式来弥补,会影响设备体积。市场上主流的硅片翻转方式是采用独立的翻转及缓存机构,或者每个输送线上单独配置顶升移栽机构,然后再各自汇合到输送线上。这两种结构方式控制相对简单,但是占地空间大,灵活度不够。硅片翻转结构对于未来硅片产能优化的影响会越来越突出,当前的传统设备大尺寸不利于适应行业市场发展。因此,设计一种新的翻转硅片机构,可以在有效减小设备尺寸降低设备成本的同时,提高片产能,减少车间空间占用,对未来行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具有不错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花篮移栽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翻转输送模组、多动子移载模组和升降模组;所述多动子移载模组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翻转输送模组,用于驱动翻转输送模组左右移动;所述升降模组固定于多动子移载模组的一端上,用于驱动翻转输送模组、多动子移载模组整体上下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篮移栽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输送线包括输送线框架、步进电机、从动轮、传动轴、同步轮、避让惰轮和感应光电;若干同步轮和避让惰轮可转动地设置于输送线框架的两侧,每一侧均通过传送皮带顺次连接,所述避让惰轮设置于输送线框架的中间,并位于同步轮下方,且与同步轮间隔分布,使得中间处的传送皮带形成用于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花篮移栽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翻转输送模组、多动子移载模组和升降模组;所述多动子移载模组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翻转输送模组,用于驱动翻转输送模组左右移动;所述升降模组固定于多动子移载模组的一端上,用于驱动翻转输送模组、多动子移载模组整体上下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篮移栽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输送线包括输送线框架、步进电机、从动轮、传动轴、同步轮、避让惰轮和感应光电;若干同步轮和避让惰轮可转动地设置于输送线框架的两侧,每一侧均通过传送皮带顺次连接,所述避让惰轮设置于输送线框架的中间,并位于同步轮下方,且与同步轮间隔分布,使得中间处的传送皮带形成用于避让顶升移栽组件和夹紧翻转组件的避让槽;所述传动轴可转动地设置于输送线框架的一端,从动轮固定于传动轴的中件以及两侧上;位于传动轴中间的从动轮与步进电机动力连接,两侧的从动轮分别与同步轮动力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花篮移栽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顶升移栽组件包括顶升支撑板、顶升气缸、升降导柱、旋转支撑板、旋转伺服电机、中空旋转平台和旋转盘;所述顶升支撑板与支撑框架固定连接;顶升气缸的缸体固定于顶升支撑板上,轴端固定于旋转支撑板上;升降导柱设置于顶升支撑板和旋转支撑板之间;所述中空旋转平台与旋转支撑板固定连接;旋转伺服电机与中空旋转平台连接,用于为其提供旋转驱动力;所述旋转盘固定于中空旋转平台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花篮移栽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盘中间为圆形状,四周向外延伸出与所述避让输送线的避让槽相对应的四个支撑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花篮移栽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导柱上端固定于旋转支撑板上,下端穿过顶升支撑板作导向作用,所述顶升支撑板与升降导柱连接处设置有直线轴承,升降导柱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东祥练小洪郭彦恒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金石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