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特别涉及一种摩擦阻尼-碟簧自复位支撑与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传统加固支撑形式普通钢支撑、屈曲约束支撑、复位耗能支撑等。但这些加固支撑存在以下局限性:支撑内部构造复杂;内部构件之间位置较为精细,细微的误差即可造成支撑工作效果大打折扣;耗钢量大,造价高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擦阻尼-碟簧自复位支撑,借助碟簧的压缩与复原达到耗散地震能量与自复位的功能,同时摩擦阻尼能够产生相对位移,摩擦耗能。且本专利技术支撑内部构造简单,极大地节约了钢材的使用量,可提高加固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侧刚度。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摩擦阻尼-碟簧自复位支撑,包括套筒、碟簧、受压限位板、受拉限位板和复位-摩擦装置;
4、所述复位-摩擦装置沿长度方向与所述套筒平行设置,所述复位-摩擦装置中部设置黄铜摩擦板;
5、所述碟簧、受压限位板、受拉限位板均有两个,所述受压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擦阻尼-碟簧自复位支撑,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2)、碟簧(3)、受压限位板(4)、受拉限位板(5)和复位-摩擦装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摩擦阻尼-碟簧自复位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摩擦装置(7)的数量为两个,关于套筒(2)的中轴对称设置,并与套筒(2)具有间距,两个复位-摩擦装置(7)的黄铜摩擦板(8)的板面处于同一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摩擦阻尼-碟簧自复位支撑,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复位-摩擦装置(7)有两段,两段的连接端开有对称的沿长度方向的长孔,所述黄铜摩擦板(8)上开有圆孔,通过第一高强螺栓(9)穿过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擦阻尼-碟簧自复位支撑,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2)、碟簧(3)、受压限位板(4)、受拉限位板(5)和复位-摩擦装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摩擦阻尼-碟簧自复位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摩擦装置(7)的数量为两个,关于套筒(2)的中轴对称设置,并与套筒(2)具有间距,两个复位-摩擦装置(7)的黄铜摩擦板(8)的板面处于同一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摩擦阻尼-碟簧自复位支撑,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复位-摩擦装置(7)有两段,两段的连接端开有对称的沿长度方向的长孔,所述黄铜摩擦板(8)上开有圆孔,通过第一高强螺栓(9)穿过长孔与圆孔,实现黄铜摩擦板(8)在两段的连接端的安装,并施加预紧力;所述复位-摩擦装置(7)在支撑的拉压双向受力下发生相对位移,借此相对位移,黄铜摩擦板(8)与复位-摩擦装置(7)摩擦耗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摩擦阻尼-碟簧自复位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两端为直径与碟簧(3)内径相同的圆截面杆件,中间为直径略小于碟簧(3)外径的圆截面杆件,以实现支撑受压情况下限制受压限位板(4)位移的作用;所述套筒(2)上安装有两个第二高强螺栓(6),每个第二高强螺栓(6)位于一个受拉限位板(5)外侧,用于对碟簧(3)施加预紧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摩擦阻尼-碟簧自复位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摩擦装置(7)上设置有两个受压限位加劲肋(11)和两个受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鑫宇,杨勇,孟千博,冯世强,刘轩,刘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