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用单向密肋空腔楼盖模块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54569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17 1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结构用单向密肋空腔楼盖模块及其施工方法,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多个型钢密肋梁以及设置于多个型钢密肋梁之间的多个空腔预制板;所述型钢密肋梁与空腔预制板底部设置有同一个底板件,底板件的中部下方固定有支撑座板,支撑座板通过一个或多个支撑杆件支撑;所述型钢密肋梁与空腔预制板的顶部设置有面板,且面板的上方浇筑有混凝土防火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型钢密封板,其与型钢密肋梁、空腔预制板均固定,且型钢密封板与型钢密肋梁的固定处采用发泡材料实现密封,从而可防止混净土防火层浇筑时混凝土从空腔预制板两端开口处进入空腔预制板的空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尤其涉及一种钢结构用单向密肋空腔楼盖模块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钢结构用单向密肋空腔楼盖模块是一种高效、轻质的楼盖结构体系,结合了钢结构的强度优势与空腔模块的轻量化特性,广泛应用于大跨度、大空间建筑中。

2、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114164978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钢结构用单向密肋空腔楼盖模块及其施工方法,由至少2根平行的型钢密肋梁、至少1块底板、至少1个空腔构件和至少1个集成管道件预制一体成形,型钢密肋梁的型钢与底板的钢筋连接,并通过混凝土浇捣成一体,集成管道件固定在底板上面,空腔构件位于2根平行的型钢密肋梁之间且固定在底板上面。

3、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其空腔构件的空腔两侧开口处处于开放状态,这样在后续顶部进行混凝土防火层浇筑时,混凝土具有泄露至空腔内部的风险,而一旦混凝土泄漏致空腔内部,其不仅会堵塞穿线槽等结构,也会使得混凝土用量、结构自重均大幅度增加。

4、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钢结构用单向密肋空腔楼盖模块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结构用单向密肋空腔楼盖模块,包括多个型钢密肋梁(1)以及设置于多个型钢密肋梁(1)之间的多个空腔预制板(2),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用单向密肋空腔楼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件(6)由多个支撑节(8)组成,相邻的所述支撑节(8)以及支撑节(8)与支撑座板(5)均通过法兰组(9)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用单向密肋空腔楼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件(6)由多个支撑节(8)组成,所述支撑节(8)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外螺纹环(10)和内螺纹筒(11),且所述支撑座板(5)的底部设置有外螺纹环(10)或内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用单向密肋空腔楼盖模块,包括多个型钢密肋梁(1)以及设置于多个型钢密肋梁(1)之间的多个空腔预制板(2),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用单向密肋空腔楼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件(6)由多个支撑节(8)组成,相邻的所述支撑节(8)以及支撑节(8)与支撑座板(5)均通过法兰组(9)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用单向密肋空腔楼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件(6)由多个支撑节(8)组成,所述支撑节(8)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外螺纹环(10)和内螺纹筒(11),且所述支撑座板(5)的底部设置有外螺纹环(10)或内螺纹筒(11)。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钢结构用单向密肋空腔楼盖模块,其特征在于,位于最底部的所述支撑节(8)外壁固定有固定环(13),固定环(13)的侧壁设置有多组加固支撑件(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结构用单向密肋空腔楼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支撑件(12)包括螺杆(20)以及通过螺纹连接于螺杆(20)外壁的螺套(22),所述螺套(22)的端部设置有接触地面的尖端(23),所述螺杆(20)的端部焊接有转块(18),转块(18)通过转轴(19)转动连接于固定环(13)的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钢结构用单向密肋空腔楼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20)的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防松螺母(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雁冰高健王争
申请(专利权)人:六安伟宏钢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