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54212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13 17:45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通过使第三反相模块的一部分、第三上拉控制模块沿第二方向设置;第三反相模块的另一部分、第三下拉维持模块和第三下拉模块的一部分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可以通过纵向空间排布各个模块,减小各个模块占用的横向空间,使得第三类栅极电路占用的横向空间减小,进而减小栅极驱动电路占用的空间,减小显示面板的边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显示,尤其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由于具有轻巧、广视角、低功耗、响应速度快、耐低温、发光效率高,且能制备弯曲的柔性显示屏,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且为了减少驱动芯片,减小边框,降低成本,会采用栅极驱动电路替代栅极驱动芯片对像素电路进行驱动。具体的,栅极驱动电路包括控制像素电路的重置晶体管的栅极电路,但在显示器件的使用过程中,发现控制像素电路的重置晶体管的栅极电路占用空间较大,导致显示器件的边框较大。

2、所以,当前显示器件存在控制像素电路的重置晶体管的栅极电路占用空间较大,导致显示器件的边框较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用以解决当前显示器件存在控制像素电路的重置晶体管的栅极电路占用空间较大,导致显示器件的边框较大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上拉模块、所述第三防负偏模块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反相模块包括第十一反相晶体管、第十二反相晶体管、第十三反相晶体管、第十四反相晶体管、第十五反相晶体管和第十六反相晶体管,所述第十一反相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第十一反相晶体管的第一电极与上一级第一类栅极电路的第一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十一反相晶体管的第二电极与第十二反相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电性连接,所述第十二反相晶体管的栅极与本级第二类栅极电路的第二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上拉模块、所述第三防负偏模块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反相模块包括第十一反相晶体管、第十二反相晶体管、第十三反相晶体管、第十四反相晶体管、第十五反相晶体管和第十六反相晶体管,所述第十一反相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第十一反相晶体管的第一电极与上一级第一类栅极电路的第一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十一反相晶体管的第二电极与第十二反相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电性连接,所述第十二反相晶体管的栅极与本级第二类栅极电路的第二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十二反相晶体管的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低电位信号线电性连接,所述第十三反相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十一反相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电性连接,所述第十三反相晶体管的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高电位信号线电性连接,所述第十四反相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十一反相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电性连接,所述第十四反相晶体管的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高电位信号线电性连接,所述第十四反相晶体管的第二电极与第三下拉节点电性连接,所述第十五反相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三上拉节点电性连接,所述第十五反相晶体管的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低电位信号线电性连接,所述第十五反相晶体管的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三下拉节点电性连接;所述第十六反相晶体管的栅极与下一级第二类栅极电路的第二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十六反相晶体管的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低电位信号线电性连接,所述第十六反相晶体管的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三下拉节点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一反相晶体管包括第五反相子管和第六反相子管,所述第五反相子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五反相子管的第一电极与上一级第一类栅极电路的第一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五反相子管的第二电极与所述第六反相子管的第一电极电性连接,所述第六反相子管的栅极与上一级第一类栅极电路的第一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六反相子管的第二电极与所述第十二反相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二反相晶体管包括第七反相子管和第八反相子管,所述第七反相子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七反相子管的第一电极与本级第二类栅极电路的第二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七反相子管的第二电极与所述第八反相子管的第一电极电性连接,所述第八反相子管的栅极与本级第二类栅极电路的第二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八反相子管的第二电极与所述第十一反相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上拉控制模块包括第七上拉控制晶体管和第八上拉控制晶体管,所述第七上拉控制晶体管的栅极与下一级第二类栅极电路的第二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七上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高电位信号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七上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电极与所述第八上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电极电性连接,所述第八上拉控制晶体管的栅极与下一级第二类栅极电路的第二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八上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电性连接于第三上拉节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下拉模块包括第七下拉晶体管和第八下拉晶体管,所述第七下拉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三下拉节点电性连接,所述第七下拉晶体管的第一电极与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三低电位信号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七下拉晶体管的第二电极与本级第三类栅极电路的第三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八下拉晶体管的栅极与上一级所述第一类栅极电路的第一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八下拉晶体管的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低电位信号线电性连接,所述第八下拉晶体管的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三上拉节点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下拉晶体管包括第五下拉子管和第六下拉子管,所述第五下拉子管的栅极与上一级所述第一类栅极电路的第一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五下拉子管的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低电位信号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五下拉子管的第二电极与所述第六下拉子管的第一电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三类栅极电路的第三内部节点,所述第六下拉子管的栅极与上一级所述第一类栅极电路的第一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六下拉子管的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三上拉节点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下拉维持模块包括第三下拉维持晶体管,所述第三下拉维持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三下拉节点电性连接,所述第三下拉维持晶体管的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低电位信号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三下拉维持晶体管的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三上拉节点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下拉维持晶体管包括第五下拉维持子管和第六下拉维持子管,所述第六下拉维持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珊徐源竣曹蔚然赵军何凯葛世民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